创新之声 | 超图软件总工程师胡中南:二十年深耕,持续创新我国数字经济建设空间底座
2024-12-1288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为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创新动能,助力地理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开展“创新之声”主题宣传活动,对各地理信息单位在科技、管理、应用、企业文化等方面创新突出的人才或成果,持续开展宣传报道。敬请关注。
欢迎各单位积极投稿。详见“创新之声”主题宣传活动征稿启事
超图软件总工程师胡中南:二十年深耕,持续创新我国数字经济建设空间底座

巨变的时代下,在一家企业坚守二十年,伴随企业共同成长,不受诱惑;在一个领域潜心研发,不断追求突破和创新,心无旁骛……这就是胡中南,一位能潜下心来、一心一意做研究的科研人才。他谦虚低调,形容自己“就是一个研发人员”,他就是这样二十年深耕不辍,为我国数字经济建设空间底座的构建做出了突出贡献。
1999年,“湖南伢子”胡中南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原本选报计算机专业的他,“误打误撞”进入了学校当年新开设的地理信息系统(GIS)本科专业。这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地理科学、信息科学及计算机科学等的交叉学科,如今在社会、经济建设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但在那会儿这还是一门崭新的专业。“当时根本不了解这个专业。这个学科交叉性很强,我们当时要学的知识也是五花八门,不仅要学自然地理、人文地理,还要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的很多知识。”胡中南说,时间不会辜负每一份努力。学生时代花费大量精力广泛涉猎相关知识,毕业以后都成了他的优势,并为后面的专业研发打下了扎实的基础。2003年大学毕业之后,胡中南进入了专业对口的超图软件工作,一待就是二十年。胡中南加入超图的这二十年,恰好是我国地理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二十年,他的研发攻坚之路,也正是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轨迹的真实写照。注:胡中南大学时期,我国中科院地理所等科研院所已经有专门GIS专业,但还局限在研究生领域。北大是国内最早开办GIS本科专业的院校之一,胡中南也因此成为国内最早几批学习这个专业的本科生之一。GIS技术最早起源于欧美发达国家。近年来,我国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国产GIS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攀升,以胡中南代表的国内科研人员,正是用全力以赴、破解“卡脖子”难题的使命担当,实现了GIS领域的弯道超车。
解决行业难题,胡中南一向当仁不让。传统的GIS集群资源利用率较低,节点规模数量受限,无法快速扩容。胡中南团队率先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新的GIS架构,将GIS服务器拆分成多个小的、独立的服务,形成新的“微服务”体系。这为处理大规模的地理空间信息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实现秒级时间内响应请求。
胡中南同研究院的技术研发团队持续创新,经过多年的努力,在分布式GIS、人工智能GIS等技术方面走在世界前列。这些成果为我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 数字政府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空间数字底座。
一系列的成绩,是胡中南夜以继日、舍家忘我拼搏的成果。为确保尽快拿出成效,有时连孩子生病他都很少能抽出时间陪伴。“孩子才两岁多的一次生病,正是特别黏人的时候,她哭着给我打电话问‘爸爸你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我心里也很难受,但当时正是技术突破和验证的关键时候,只能在电话里安慰几句后,挂了电话继续干活儿。”功夫不负有心人,多个项目研发成功,并以低投入、高效率、低错误率而得到各方青睐,在超图一直沿用至今。
针对传统GIS基础软件存在的云资源利用效率低的难题,将所有GIS功能的单体部署包按照GIS业务功能(比如地图、数据、分析等)解耦成多个细粒度的GIS微内核,并将GIS微服务状态与主要的GIS业务逻辑分离,通过攻克GIS服务自动编排技术,实现了GIS微服务的跨节点调度、统一管理和协同工作,可快速大规模多节点部署GIS环境,在面对高并发业务访问或流量低谷时,可进行快速伸缩,应对流量峰谷。针对算力利用率低等难题,将GIS空间分析和数据处理能力拆分为可独立运行于云上函数计算平台中的若干个GIS函数,可在0-N自动按需动态伸缩;将空间数据存储、身份认证鉴权等后端能力进行服务化封装,开发人员可直接使用平台上服务,无需关心服务端的实现以及服务器资源调度;最终实现了目标检测、地物分类、对象提取、视频目标检测、图时空回归等全功能和样本准备、模型构建、模型应用全流程的Serverless化覆盖。针对GIS运维中的异常检测和智能告警等难题,采用AIOps技术对已有运维数据(日志、监控信息、应用信息等)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不断迭代优化内置模型,从而更加准确的检测系统异常,让告警更合理、更智能,有效节约人工成本;同时通过无嵌入式技术监测GIS站点内部服务的请求与调用,可视化服务通信链路,在请求异常时能够准确、快速定位通信问题,攻克了因服务众多、内部服务调用复杂带来的服务追踪难题,可有效降低系统运维复杂度。以上技术创新,被多位院士专家组成的评价委员评定为“居于国际领先”。这些创新成果在国家部委、各级政府部门、企业等单位以及海外的多领域信息化转型实现应用,支持了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等10余个部委及30多省市的信创国产替代项目建设,同时推广至东南亚、南亚、欧洲、非洲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有力提升了中国GIS软件的国际影响力,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随着我国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入,算力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但应用软件对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没有显著提升。胡中南率先提出并构建了全球领先的云边端一体化GIS产品体系。通过重构云GIS服务器,在国际上率先研发了云GIS管理服务器软件,产品早于国外数年发布;同时融合边缘计算技术,推出了GIS边缘服务器产品,在业界为首次实现,迄今未发布相关同类产品;通过云边端一体化,实现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大幅降低业务平台部署运维的复杂度,显著提升人效,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年,超图与华为达成“鲲鹏、昇腾与超图地理空间AI软件原生开发合作”,胡中南带领的研究团队将与华为紧密合作,基于鲲鹏+昇腾基础设施底座、超图AI技术底座(SuperMap AIF),共同打造地理信息领域大模型和地理空间智能体,深度创新空间智能软件技术与应用,并推动业务软件基于鲲鹏、昇腾开展原生开发,加速原生生态构建,通过软硬件全栈深度优化,携手上下游生态伙伴,为各领域信息化建设夯实空间底座。(供稿:超图软件)
↓↓ 了解更多产业要闻 ↓↓
请将我设为星标★
来源: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在“阅读原文”增加本文链接)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