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选自《地理信息产业蓝皮书·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报告(2023)》宫兆亚 赵鹏军 陈军 欧阳世殊 张政 吴健生
近年来,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的数字化发展及应用取得了长足进步,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两统一”主责主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面临业务融合不深、技术支撑不够、整体合力不强、发展动能不足等难题。破解这些难题的有效途径是运用智慧国土的理念与思路,从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治理的整体性与系统性出发,统筹新型基础测绘、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与实施、国土空间体检与监测等方面的数字化发展,从传统的数据信息服务走向知识化服务和智慧化应用。
(一)智慧国土的发展背景
数字国土是中国在信息化发展初期,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卫星定位技术,以及互联网、通信、计算机等科学技术成果,对国土资源进行的数字化过程,是国土资源信息实现从获取、管理、利用到发布的技术支撑系统。智慧国土是建立在数字国土的基础框架上,通过传感网,将海量数据存储、计算、分析和决策并通过云计算平台进行处理,按照分析决策结果,对各种设施进行自动化的控制(何瑞东,2018)。中国智慧国土工程建设始于1999年,原国土资源部在“新一轮国土资源调查纲要”中启动了数字国土工程。数字国土工程是在数字地球工程的战略背景下建立的中国国土资源各类数据库的基础工程。通过数字国土工程的建设,中国国土资源管理已基本形成土地管理(地政)、矿产资源管理(矿政)两大基础数据库管理体系和地学基础数据库体系。在此基础上,原国土资源部于2006年启动了覆盖国家、省、市、县级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金土工程”一期,实现了耕地保护国家监管、矿产资源国家安全保障和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与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目标;2010年,原国土资源部启动了以“一张图”为基础的数据中心和以电子政务平台、综合监管平台、共享服务平台为核心的“金土工程”二期建设,至此,中国国土资源信息建设的框架体系基本形成;2012年,原国土资源部在全国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会议中提出,构建覆盖全域的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于一体的智慧国土建设目标。从数字国土到智慧国土的转变,体现了中国国土资源信息工程从服务于业务执行的基础运作向国土资源监测监管、辅助决策的智慧化方向的转变。智慧国土是在数字国土、金土工程等国土资源信息工程的基础上提出的(李钢等,2014)。通过传感网,将海量数据存储、计算、分析和决策并通过云计算平台进行处理,按照分析决策结果,对各种设施进行自动化控制。智慧国土是一个集数据精准化、业务联动化、监管全程化、决策科学化、服务集群化于一体的国土资源管理决策大平台,是国土资源管理的智能化形态,也是数字国土的高级形态,其本质是利用以大数据、云计算及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来解决区域发展过程的各类资源问题,以实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何瑞东,2018)。《“十四五”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提出的统筹各类应用服务,加快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健全三大应用体系,推进智慧国土建设与应用,标志着我国从数字化向智慧化转型的政策方向。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结合当前自然资源管理工作重心的转移,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应充分利用前期成果,构建智慧国土总体框架和应用体系,引领和推进自然资源管理模式的变革,服务经济和社会转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高速发展经历了经济和社会的转型,与此同时,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国土空间开发失衡、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等方面的问题。能否解决好这些问题,关系到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这些问题的解决,除行政、市场等手段调控外,更需要技术手段的智能干预。智慧国土的提出,让人们看到了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国土资源利用和保护等问题的前景。随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自然资源监管体制的不断完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全面实施,迫切需要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国土建设理念的创新与思路的完善。近年来,自然资源部门开始将管理对象从单要素转向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管理机制从分治转向高度统一,管理内涵从集约高效转向利用保护,从而积极推动自然资源管理业务融合发展。目前已在自然资源统一分类、统一调查、数据共享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但与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规划深度融合还有一定差距。通过智慧国土建设(李钢等,2014),建立共享机制,提供服务接口,可以推进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的建设,为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提供技术支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数字化转型。国家的数字化发展离不开国土空间的数字化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体系,智慧国土正好能够满足这一需求,将时空信息技术与自然资源业务深度融合,构建新一代自然资源时空信息技术体系(陈军等,2022b),实现对国土空间的全面监测,以数字化转型助力国家和地方的高质量发展。总而言之,我国正处于数字国土向智慧国土转化的过渡时期,智慧国土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背景、技术背景和政策背景。加快智慧城市及智慧国土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及其各个地区把握形势、抢抓机遇及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作为自然资源信息化顶层设计,2019年新组建的自然资源部在其发布的《自然资源部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成以自然资源“一张网”“一张图”“一个平台”为支撑,面向监管决策、政务服务和调查评价的自然资源信息化体系,全面增强自然资源动态监测与态势感知能力、综合监管与科学决策能力、政务“一网通办”与开放共享能力,提升自然资源管理的一体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提出建立全国统一、权责清晰、科学高效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推动数字国土向智慧国土时代的发展。与此同时,部分城市和部分业务已开展智慧土地相关建设。近年来,重庆市大力推进国土空间数字化治理与数字建设的时空数字化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建成省域全覆盖实景三维模型,数据分辨率普遍优于0.4米。目前,重庆市已建成覆盖全市“主城—区县—乡镇—村社”的全范围、多形式、多尺度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数据库,建成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综合市情系统、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重庆市公共数据资源开放系统等系列时空信息平台,已有30多家市级部门接入了时空数据在线服务,有效支撑了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修复、城市运行监测、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100余项应用。
智慧国土的建设内容应侧重于国土资源的业务应用和国土资源管理活动的监管服务方面,业务应用是基础,监管服务是目标(尹鹏程等,2016)。因此,智慧国土建设应在构建自然资源时空信息技术体系的基础上打造新一代时空信息基础设施,最终应用于智慧国土服务平台建设。为了有效支撑自然资源科学管理与高质量发展,应将时空信息与自然资源管理业务有机融合,发展形成以全面动态感知、系统精准认知及全域智慧管控为主线的自然资源时空信息技术,提供高质量的时空信息、高层次的时空分析和高水平的时空赋能(陈军等,2022b)。自然资源时空信息技术的总体发展思路如下:首先,通过全面动态感知,支撑自然资源要素和人类活动状况等本底与专业信息的有效获取与高效处理,摸清资源家底并及时掌握动态变化,做到“查得准”;其次,通过系统精准认知,开展资源约束条件、国土空间人地关系等时空分析与研究,深化对国土空间格局形成演化机理和时空规律的认识,做到“认得透”;最后,通过全域智慧管控,实现时空数据赋能的全过程用途管控、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全要素耦合管理,做到“管得好”(图1)。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智慧国土的建设也对城市时空信息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超等,2017)。构建空天地海一体的时空信息基础设施,为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家发展提供精确定位、精准关系和动态场景的整体信息(图2)。在此基础上结合自然资源的相关属性解决时空数据动态感及时空信息精准认知问题,支撑时空信息技术与自然资源主体业务的深度融合(陈军等,2022b),推进国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李晓波等,2020)。图2新一代时空信息基础设施的构建框架
要实现实时更新和高效接入各种专题数据库与物联网信息,分析、挖掘和提取海量数据信息中的有效信息,就必须做好智慧国土服务平台建设(屈金超,2022)。智慧国土服务平台可以采用三层架构体系构建,该架构体系包括数据层、模型层和应用层三层。智慧国土服务平台利用实时接入传感器数据等外部系统数据,通过该平台制定各种标准化数据服务,挖掘并分析数据中隐藏的有用信息,建立一个集信息的采集、分析、决策和指挥于一体的智慧国土监管平台。
地球信息科学技术以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遥感 (RS)为基础,将这三种独立技术中的有关部分有机集成,构成一个强大的技术体系,从而实现对各类空间信息和环境信息快速、机动、准确、可靠的收集、处理和更新(谢花林等,2022)。其所具备的地理信息传输功能、交流功能、地理表达功能及空间认知功能,不仅能够有效描述地理对象的空间形态特征、空间属性特征与空间关系特征,还能可视化展现地理现象及其发展的机理与过程,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等各类空间性规划。随着通信、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相关需求的牵引,地球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深化。时空信息与国土空间规划密切相关,在国土空间规划各项工作中大有可为,但目前时空信息与国土空间规划的结合还远远不够,融合创新势在必行。国土空间规划理念先进,它的核心使命是破解资源紧约束下的可持续发展难题,对国土空间格局的优化布局、科学保护、合理开发等提出具体策略。但国土空间规划提出的时间较短,以往的研究储备还不充分,目前尚未形成具有内在逻辑和层次结构的知识体系和分析方法,也缺乏高效的技术手段和完备的科学技术资源支撑,尚难以有效支撑国土空间格局解析、结构诊断、趋势预测、态势预警、方案优化等规划分析。目前,面临着时空数据海量、信息庞杂、知识难求的困境,现在能提供的时空数据信息多处在国土空间规划信息金字塔的中下部,尚难以完全满足国土空间规划中对于高层次信息和知识的需求。因此,必须加大时空信息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融合创新,推动构建国土空间规划的知识体系和工程技术体系。国土空间规划实质上是从生态规模的角度,综合地思考和解决国土空间的开发、利用和保护问题。从联合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模式(图3)可以看出,位于最下方的4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代表着生态板底盘,8个社会目标位于中间层,4个经济目标处于上层。这被国际上称为“强可持续发展模式”,即生态规模制约着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益,而社会公平影响着经济效益,三者呈现递进发展、包含支撑的关系。因此,国土空间规划就是要从生态规模、生态文明的角度,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实现各类资源的集约利用,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口分异、城市扩张、地面沉降、生态格局等分析研究工作,实际上就是在这种“强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思路下开展的基础性时空分析。图3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模式
当前国土空间规划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四部曲:数据资料收集处理、现状评估分析、空间规划编制和规划实施监督。之后再形成一个新的循环,进一步收集数据,对规划进行动态调整、修编等。时空信息对四部曲各阶段都很重要,例如:在数据资料收集处理过程中提供原始数据,包括基础地理信息、地理国情数据、人口时空分异和社会经济状况等;在现状评估分析过程中参与双评价、资源约束分析、人地关系研究等;在规划实施监督阶段做好数据赋能、知识引导、实时动态、群治协同等(图4)。时空信息与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各个阶段都发挥了作用,但目前技术应用等还处于初级阶段,技术研发和融合亟待加强。时空智能分析与服务应用场景,该场景基于实景三维中国的时空基底、时空关联、时空分析、时空赋能等四大类需求,开展了景观、噪声、日照、污染、配套设施、交通等多个方面的时空智能分析。应加强时空信息赋能国土空间规划和国土空间治理的创新研究,探索从“定性分析为主”走向“定性分析+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增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实践,全面提升自然资源治理能力,助推自然资源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利用时空信息赋能国土空间规划,是基于更精确、全面的数据,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更精准、精细的分析,支撑科学规划决策。以人口数据为例,以往规划工作中多运用以行政区为单元的人口统计模式,无法反映人口在地理空间的分布细节,难以满足通达性、均衡性等深度分析的需求,而要形成对于国土空间规划的实质性支撑,就必须对人口统计数据进行地理空间分解,实现统计数据和地理数据的融合,构建高精度人口密度网格,支撑更精细尺度的设施可达性等分析。基于以上思路,将时空大数据运用在空间规划编制分析的系列研究报告中:(1)在人口空间分异分析中,将时空信息数据与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企业数据和互联网数据等相结合,以系统全面地分析人口空间分异、人口空间流动、人口与产业布局以及人口与公共服务设施匹配情况,得到更为准确的研究结果;(2)在城市空间扩张分析中,运用遥感监测成果等时空信息数据研究全球各地的空间扩张情况,同时结合地理国情普查和土地利用等数据深入分析城市扩张的空间分异、开发强度与效率以及内部空间结构等,为国土空间安全永续、高效聚集、品质营造、有效保护等提供基础数据和分析依据;(3)在全国地面沉降分析中,运用卫星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数据,结合地层变化监测站网、水准网、GNSS测量网和地下水动态监测网数据,分析全国地面沉降情况,探索沉降成因和影响因素,为重大工程规划选址和重要战略区划定提供参考依据。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技术体系中,提出了“空天地海网”一体化协同感知网络体系构建、信息自动处理平台研发、时空场景模型构建、自然资源时空知识服务系统研发、工程化技术重构等主要研发任务(陈军等,2022c)。加快完成“三区三线”划定和勘界定标,强化图、库、信息平台数据联动,提高“三条控制线”的监测预警能力。结合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开展水土资源、林草资源、环境容量和海洋资源等领域的监测评估预警,推进监测预警的信息化、规范化、制度化,更好地服务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建设。同时,在监测数据中融合人流、物流、密度等社会要素数据,自动分析“流动空间”和自然空间耦合关系,协同推进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助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随着国家和地方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的逐步实施和持续开展,将不断地产生和积累海量的调查监测数据。如何从中抽取出有用信息与知识,从传统的数据信息服务走向知识服务,对于深化自然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时空规律认知、提升国土空间管控能力十分重要。通过地理信息技术分析自然资源山水林田湖草沙诸要素的结构功能、相互关系,研究国土空间开发和自然资源要素供给、环境约束之间的相互作用、地域分异以及演变规律,抽象出自然资源领域知识本体,构建起反映其内涵逻辑的多层次、多粒度知识体系;继而利用统一调查监测成果、经济社会数据以及其他大数据,提取有关自然资源“数量—质量—结构—生态—格局—过程”、国土空间人地关系等方面的知识点,通过结构化建模和关联化处理,形成自然资源时空知识图谱,发展时空知识推理,建立自然资源智能化知识服务平台。与此同时,仍需提升国土空间智能化治理水平。依托国土空间“数据湖”,叠加空间要素变更调查、普查、监测等方面的数据,构建全域感知、数据治理和规则转译体系,建设能感知可视、可分析计算、可管控决策的数字化空间,支撑国土空间智能化治理。瞄准二维三维一体化传导管控体系,用途管制,绩效考核等重点领域,完善数字化仿真模拟反馈优化路径,构建空间智能化治理闭环。鼓励地方建设数字孪生的国土空间,完善辅助决策支持系统,推动全流程、全链条数字化转型,加快推动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以遥感、空间定位和地理信息系统为核心的时空信息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与相关领域先进技术的交叉融合逐渐成为常态,极大地提升了人类对所居住环境的感知、认知与管控能力。时空信息兼具时空维度和属性信息,能够反映现实世界各类实体与现象的空间分布、时间变化及属性特征,可以为我们提供时空本底信息(影像信息、定位信息和地理信息)和时空专题信息(资源的数量、分布和资料信息,资产的产权关系和权属信息,资源的资本和生态价值信息)等。这些时空信息对研究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高质量发展是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其本质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要解决的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而时空信息能更好地揭示现状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高质量发展的各项活动都是在地理空间中进行,有着显著的时空特征。因此,通过时空信息掌握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情况、赋能国土空间规划是必然选择(图5)。在通航产业的应用场景。无人机因无接触配送、智能化应用等新业态而得到广泛应用。当前,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正在多个省份进行试点。低空环境复杂多变,不仅有起伏的地形地貌、动态变化的建筑物,还有复杂的电磁环境和低空局部大气湍流都给规模化无人机应用带来巨大风险。高效有序规范发展和管控无人机、保障低空运行安全的要求十分迫切。今后,有了实景三维中国实体化产品,就可以研发低空目视航图,为低空航路规划、空域线路管控、飞行安全预警等应用提供支撑,有效解决“飞不起来”“飞不安全”的问题,更让通航飞行“飞出效益”。图5高质量发展的时空特征
做好国土空间规划和国土空间治理有四个方面的需求:摸清家底、认清规律、编好规划和做好实施监督。这些对于时空信息的要求包括提供高质量的时空信息、开展高层次的时空分析和实施高水平的时空赋能。但目前高质量时空信息的供给不足、高层次时空分析的能力不强、高水平时空赋能的手段不够,难以满足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亟须进行相关研究的提升。目前我们需要推动时空信息赋能国土空间规划的创新研究,从“定性分析为主”走向“定性分析+定量计算”相结合,进一步增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实践。一是要把国土空间全域数字化,实现人地系统的定量化分析、规划路径与方案的智能化推演、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动态调整和实时监督等(图6)。以往国土空间数字化内容偏重于自然要素和建成环境的数字化,而对于人文要素和社会要素的数字化相对欠缺,这些恰恰是国土空间规划需要考虑的内容,当前我们完成这些工作还面临着信息资源碎片化、数据保障难以实时化、调查监测无法智能化等难题。二是加强国土空间的系统精准认知。以往对于国土空间管理多采用“多龙治水”的方式,对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前瞻性认识不够,难以科学地阐述国土空间格局的形成演化机理和人地关系(图7)。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深刻地改变着所在地域的空间格局和社会经济结构,塑造出新的地域空间格局;而新格局又进一步影响或制约着人类的生产实践与建设开发。对人地系统的动态演化过程系统深入研究,有助于辨析资源约束、空间受限、环境影响、灾害风险等问题的根源,更好地认识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规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根据吴良镛先生的人居环境理论,借鉴地理信息空间关系的研究方法,我们可以解析和构建多层级的国土空间人地关系,分析和揭示人地关系矛盾的突出地域、时空过程及成因。图6国土空间全域数字化过程
图7国土空间的人地关系模式
三是加强数据赋能国土空间规划实施。将国土空间数字化,建立起“人—机—物”关联耦合的三元空间,赋能国土空间规划的实施监督,实现数智化条件下的国土空间用途科学管控,包括现状问题研判、各类开发建设活动的行政许可与监督管理以及智能化应对决策等。国土空间规划博大精深,时空信息技术精准先进,要真正做好时空信息支撑国土空间规划具有很大挑战。因此,跨学科合作势在必行,必须加大学科交叉力度,加强各专业领域(土地、规划、林业、地矿、海洋、测绘等)协同融合,吸收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领域和地学、水利、建设、发改等相关行业专家参与,整合多部门的智力资源集思广益、协同创新。
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智慧国土的发展带来契机(党安荣等,2018),智慧国土是一个集数据精准化、业务联动化、监管全程化、决策科学化、服务集群化为一体的国土资源管理决策大平台,为解决区域发展过程的各类资源问题,实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何瑞东,2018)。在公共交通安全上,建立“北斗+交通”智慧交通应急大脑系统。人类所有的出行活动轨迹,手机、视频、出租车、汽车、室内、公交刷卡数据,一起构成了城市的人流、车流和物流,采用这些轨迹数据建立智慧交通应急大脑系统,通过全息感知时空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进行科学调度,有助于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湖北省武汉市建成智慧交通应急大脑后,城市拥堵排名从23名降至53名。在公共安全和大健康方向上,综合应用智能手机测距技术、“北斗+5G”室内定位技术以及信道状态信息行为感知等技术手段建立基于时空大数据的公共安全和大健康服务体系。时空位置轨迹大数据也可为个人健康提供心理学、生理学和行为学的可靠信息,为健康与养老服务提供科学数据。相应的建议已通过中国工程院上报国家。数字孪生新型智慧城市是指在网络空间,再造一个与物理城市匹配、对应的孪生城市,形成物理维度上的实体世界和信息维度上的虚拟世界同生共存、虚实交融的发展格局,并基于智能化技术手段让虚拟世界服务于物理空间,是一条需要长期探索和实践的数字化道路。以智慧电网为例,它充分利用电力系统物理模型、先进计量基础设施的在线量测数据、无人机巡线和机器人巡查加上电力系统历史运行数据,并集成电气、计算机、通信、气候、经济等多学科知识,进行多物理量、多时空尺度、多概率的仿真过程,通过在虚拟空间中完成对智能电网的映射,反映智能电网的全生命周期过程。实景三维是指将多维动态的现实世界数字化,形成实体化、实景化、时序化的多维时空信息产品,它能有效地反映和表达自然和人文现象的立体结构与外观,兼具三维时空框架和时空信息资源的双重特征。实景三维中国则是指采用现代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对我国国土空间范围内的自然和人文地理实体,按一定空间尺度进行时序化、语义化、对象化的测定、采集和表述,是国土空间的多维数字映像。实景三维数据可以精确表达地形、地貌、地物等的空间位置、范围、布局和属性,直观反映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资源状况,同时可以结合坡度坡向分析、淹没分析、日照分析等三维分析工具,对自然资源利用合理性、城市规划美观性、居住环境合理性等问题进行科学性识别。由此,实景三维可以为“三区三线”划定、耕地保护、宜居社区建设等自然资源管理与规划决策提供重要支撑。实景三维中国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统一的空间定位框架和时空分析基础,可承载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等信息,并通过计算分析,理解和发现现实世界的运行行为、状态和规律,在支撑国家数字化发展和赋能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为此,应对接国家数字化发展和自然资源“两统一”的主责主业,分析梳理用户对时空基底、信息链接、时空分析和时空赋能的需求,推动实景三维中国的理念创新、技术研发、产品设计、服务应用(陈军等,2022a)。目前,自然资源部门正从业务“物理融合”向“化学反应”演变,形成新型业务模式,同时努力对原有各专业技术体系进行整合重构,形成新的技术支撑体系。近年来,自然资源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面临着业务融合不深、技术支撑不够等问题。作为新时代学者和规划师,在面对智慧国土建设时,首先需要加强战略思考。应联系调研实际,脚踏实地,以“怎么建”“怎么用”作为切入点,完善流程体系,整合多方资源,协同创新,将智慧国土做深做透,真正赋能科学决策。现阶段,要通过加强发展战略研究、组织学术讨论等方式,厘清智慧国土的基本概念、发展路径与赋能模式,做好顶层设计,推动科技创新,开展试点研究。未来,我们希望能在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的领导下,汇聚各方力量,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从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治理的整体性思考与系统性安排出发,推动智慧国土这一新领域向前发展。陈军,刘建军,田海波,2022a.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的基本定位与技术路径[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47(10):1568-1575.陈军,武昊,刘万增,等,2022b.自然资源时空信息的技术内涵与研究方向[J].测绘学报,51(7):1130-1140.陈军,武昊,张继贤,等,2022c.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技术体系构建的方向与任务[J].地理学报,77(5):1041-1055.党安荣,甄茂成,王丹,等,2018.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发展进程与趋势[J].科技导报,36(18):16-29.何瑞东,2018.中国“智慧国土”工程建设现状与发展[J].科技导报,36(18):10-15.李钢,尹鹏程,张季一,等,2014.“智慧国土”建设探讨[J].测绘科学,39(8):62-66.李晓波,吴洪涛,张爱民,等,2020.感知国土:挑战、机遇与策略[J].国土资源信息化(3):3-8.屈金超,2022.土地资源管理中“智慧国土”建设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12):142-143.任超,霍文虎,张茜,等,2017.基于全景真三维技术的新型智慧城市时空信息基础设施探索[J].地理信息世界,24(4):8-13.谢花林,温家明,陈倩茹,等,2022.地球信息科学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4(2):201-219.尹鹏程,李钢,凌海锋,2016.徐州市“智慧国土”建设[J].国土资源信息化(1):8-12.本文选自《地理信息产业蓝皮书·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报告(2023)》↓↓ 了解更多产业要闻 ↓↓
请将我设为星标★
来源: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在“阅读原文”增加本文链接)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