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自然资源智慧治理产学研融合创新技术委员会
维智科技集团
云南省土地学会
云南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智慧规划专委会
时间
2024年8月29日下午地点
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二层茉莉厅李朋德
农工党北京市委高层协商专家委员会主任
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主任
李朋德,男,汉族,1962年10月生,河南南阳人,1983年7月参加工作,在职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高级工程师。1998年9月加入农工党。现任农工党北京市委高层协商专家委员会主任、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主任。曾任第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委;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第十五届、十六届中央委员、常委;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管理专家委员会共同主席,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等职。
赵俊三
昆明理工大学二级教授
云金地科技企业集团董事长
赵俊三,昆明理工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云金地科技企业集团董事长,担任AFLAG理事、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自然资源智慧治理产学研融合创新工作委员会”主任、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审查专家,省减灾防灾委员会专家组成员等多项要职。注重国土空间规划等领域研究,近年主持多项国家级项目,获科技成果奖十余项,拥有数百项软件著作权与专利,发表论文百余篇,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50余名。其成果在多省份推广,显著促进地方发展。
燕琴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燕琴,研究员,博士,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院长,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国际测量师联合会(FIG)副主席(2025-2028),兼任中国测绘学会副理事长,《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age and Data Fusion》国际期刊执行主编,《测绘科学》中文核心期刊主编。在航空航天遥感测图、遥感影像智能解译、自然资源认知等方面成果丰富,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科技奖20多项。
当前,对AI大模型认知局限,只把AI当做搜索引擎,“大材小用”;对AI盲目迷信。AI仍处于发展进化中,不能完全替代人类思考,也远不能满足应用需求;要真正掌握主动权,必须掌握底层大模型。与国际相比,我们差距很大!只有底层大模型研发结合场景拓展,才是AI发展之路的关键。基于以上认识,本报告将介绍以构建遥感AI业务大模型为核心,以智能引导为支撑,数据就绪-样本精化-变化检测-图斑筛查-交互精编全流程为一体的遥感监测新模式,并将结合“长牙齿”硬措施的耕地遥感监测、开发区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和城市生态遥感监测等案例,介绍遥感智能解译平台及其应用,以期为广大同仁提供成功借鉴。
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研究员
刘聚海,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首席科学家、二级研究员,《自然资源信息化》主编,从事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工作,参与组织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建设与应用服务。
报告梳理AI近70年的发展历程,简述AI大模型的技术原理及构建范式,总结归纳了国内外AI大模型现状及发展的八大基本态势,根据国内外主流AI大模型的运行情况,分析当前AI大模型的能力边界与上限,以及存在的三大问题和面临的三大挑战。结合AI大模型行业落地的四种途径并借鉴相关行业案例,分析了AI大模型的能力与不动产登记场景的适配,提出了AI赋能不动产登记数字化转型的基本思路,即在自然资源行业大模型中外挂不动产向量知识库和不动产知识图谱,通过行业大模型、向量库和知识图谱的协同与优势互补构建不动产登记AI能力底座,再通过AI助手将AI能力嵌入不动产登记系统,实现AI赋能不动产登记全流程、各环节。
陶闯
维智科技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
陶闯,博士,维智科技创始人,知卓资本董事长,前微软虚拟地球部全球负责人、前加拿大空间信息国家首席研究教授、约克大学荣誉教授、武汉大学校董、客座教授。数字中国论坛发起理事,上海人工智能行业协会时空AI秘书长。发表论文200多篇技术论文, 曾获来自政府,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多项表彰,并获2022年全国ICT十大杰出企业家。维智科技是一家时空人工智能创业公司,自主研发时空AI技术,打造时空网格化计算和时空数据资产的建设。
赵俊三
昆明理工大学二级教授
云金地科技企业集团董事长
赵俊三,昆明理工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云金地科技企业集团董事长,担任AFLAG理事、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自然资源智慧治理产学研融合创新工作委员会”主任、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审查专家,省减灾防灾委员会专家组成员等多项要职。注重国土空间规划等领域研究,近年主持多项国家级项目,获科技成果奖十余项,拥有数百项软件著作权与专利,发表论文百余篇,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50余名。其成果在多省份推广,显著促进地方发展。
报告全面总结云金地科技25年以来在自然资源业务领域的实践经验,从实践中提炼理论,深入剖析中国自然资源管理的现状与挑战,探讨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的路径,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报告将阐述自然资源智慧治理的概念内涵与政策指引,强调了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建设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CSPON)。报告还将聚焦于关键技术,如多源数据融合、模型算法构建、知识图谱构建等,尤其是通过遥感监测、互联网监测等手段实现自然资源的快速感知与数据融合,以支撑各类应用服务。报告通过云金地科技25年来在自然资源业务领域的深耕与实践经验,特别是国土空间规划、北斗应用于执法等具体案例,展现自然资源智慧治理的成功经验和应用成效。报告不仅提供了自然资源智慧治理的理论框架和技术路线,也为实际操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指导。
洪涛
昆明市测绘研究院副院长、正高级工程师
洪涛,昆明市测绘研究院副院长,正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城市信息化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研究及工程实践、自然资源普查调查等研究和应用工作。是2024年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昆明市第十一批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担任多个学术机构委员、专家库专家及高校校外导师。
自然资源数字化治理是智慧国土建设的重要内容,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国土空间治理的能力和效率,这一过程中,勘测定界质量控制作为确保自然资源数据准确性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数字化治理的成效。近年来,昆明市设立专项资金,对全市勘测定界项目开展技术审查,搭建了智慧审批系统、编制了《实施细则》,建立了量化的质量评价体系,利用GIS、遥感技术、KMCORS等先进手段,对项目进行了全面检验,使成果更加准确、可靠。三年的实践结果表明,昆明市勘测定界质量控制模式在提高成果可靠性的同时提升了审批效率、优化了工作流程,为全市自然资源数字化治理提供了有效支持,具备推广意义。
刘家贤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规划师/正高级工程师
刘家贤,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规划师,正高级工程师,注册城乡规划师。云南省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生态修复、城乡历史文化名城和景观风貌等多个专家库专家。长期致力于云南及跨境区域规划研究和实践,主持或参与140余项规划项目编制,参编省级标准、指南和导则等10余项。曾获省部级优秀规划设计奖18项,授权发明专利1项,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国土空间安全底线的监管是“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动态监测评估预警和实施监管机制”和“全面实施国土空间监测预警和绩效考核机制”的重要工作之一。报告以云南省生态保护红线监测与评估为例,探索新时期依托智慧化手段,加强国土空间各类安全底线监管的路径与对策。及时掌握空间的动态变化,服务重点区域、重大战略的实施落地。
请将我设为星标★
来源: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在“阅读原文”增加本文链接)
2024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
参展商推介:上海瞰融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武测空间信息有限公司
>>协会通知
“企业家风采”“创新之声”“会员喜讯”“新品发布汇”“产学研合作”“国际市场”“专精特新”“科普”“预见2024”等主题宣传(专栏)进行中,欢迎投稿!
联系人:李娟 13370105015(微信)
邮箱:xc@cagis.org.cn
欢迎报名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