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时空智能:协同赋能,共创未来”分论坛暨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雷达时空智能技术与应用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成功举办
2025年11月7日下午,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雷达时空智能技术与应用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雷达时空智能工委会”)在浙江德清正式成立。成立仪式于“第二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期间举办的“雷达时空智能:协同赋能,共创未来”专题论坛上举行,论坛由雷达时空智能工委会、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及北京东方至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办。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院士出席论坛暨成立大会并致辞。
李德仁院士致辞
在专题论坛的浓厚学术氛围中,雷达时空智能工委会成立大会隆重举行。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会长李维森出席成立大会并发表致辞,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会员工作部主任徐慧波宣读雷达时空智能工委会成立批复。
李维森会长致辞
李维森会长在致辞中对雷达时空智能工委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他在致辞中指出,雷达时空智能技术凭借其全天候、高精度、毫米级形变监测的独特能力,已成为对地观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力量。成立工委会是顺应技术发展、服务国家战略的关键举措。他对工委会提出三点希望:一要聚焦重大需求,做技术赋能的“实干家”,在防灾减灾、城市安全等领域突破应用瓶颈;二要构建协同生态,做产业链融合的“连接器”,推动标准共建、数据共享与场景共创;三要强化国际合作,做中国技术出海的“桥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推动中国技术走向世界。
雷达时空智能工委会主任委员张过教授系统阐述了雷达时空智能工委会的成立背景与核心使命,表示将充分发挥平台优势,整合行业资源,致力于推动雷达时空智能技术的创新发展与应用推广。主任委员李吉平董事长在总结发言中强调,雷达时空智能工委会将致力于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协作平台,通过务实有效的工作举措,推动雷达时空智能技术的工程化落地与产业生态繁荣,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成立仪式上,协会领导为雷达时空智能工委会全体到场成员颁发了聘书,标志着工委会组织架构正式确立,各项工作将全面启动。
论坛上,来自武汉大学、中南大学、同济大学等知名高校,以及哈尔滨勘察测绘研究院、国网电力空间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专家代表,围绕雷达遥感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实际应用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内容涵盖国产SAR/InSAR数据处理、城市危险房屋筛查、大区域地表形变监测、电网基础设施安全等多个关键方向,为雷达时空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工程化应用提供了重要思路。
武汉大学张过主持论坛
北京东方至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吉平主持论坛
蔡阳作《水利卫星遥感应用与展望》报告
张磊作《面向信息提取的InSAR数据处理体系与方法》报告
陈振炜作《大区域 InSAR 地表形变监测智能后处理及更新处理》报告
孙鹏超作《InSAR 技术在电网基础设施安全监测中的应用》报告
张过作《大数据时代高分航天遥感测绘三无理论方法进展》报告
李吉平作《雷达时空智能生态圈建设及产业化路径构想》报告
立足新起点,雷达时空智能技术与应用工委会将积极发挥桥梁与平台作用,整合“产学研用”优质资源,着力突破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瓶颈,推动雷达时空智能技术持续创新与深度融合应用,建立健全行业标准体系,培育专业人才队伍,促进国际交流合作,为我国对地观测与时空智能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雷达时空智能技术与应用工作委员会
工委会联系人:许诺
电话:13520953907
邮箱:xunuo@vastitude.cn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会员工作部
工委会工作联系人:谢杨
电话:010-83513580
邮箱:xieyang@cagis.org.cn
央视:2024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8501亿元 增速4.8%
高端论坛报告分享
↓↓ 了解更多产业要闻 ↓↓
请将我设为星标★
>>协会通知
>>近期要闻
>>协会通知
>>近期要闻
>>协会通知
>>协会通知
>>协会通知
>>协会通知
>>协会通知
>>协会通知
>>近期要闻
>>近期要闻
>>近期要闻
“企业家风采”“民企之光”“创新之声”“精品成果秀”“会员喜讯”“新品发布汇”“产学研合作”“国际市场”“专精特新”“科普”等主题宣传(专栏)长期征稿,欢迎投稿!
联系人:李娟 13370105015(微信)
邮箱:xc@cagis.org.cn
祝贺工委会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