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高端论坛预告丨李维森会长: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报告(2025)
最新动态
高端论坛预告丨李维森会长: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报告(2025)
2025-11-0227






特邀报告



李维森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会长


嘉宾简介

李维森,博士,教授级高工,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会长。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党组成员。曾在联邦德国国际摄影测量培训中心学习,在美国哈佛大学学习高级行政管理。曾任联合国亚太地区地理信息指导委员会主席、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理事长、武汉大学及山东科技大学等高校客座教授。曾2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报告主题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报告(2025)


报告简介

根据2024年以来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全面调研,报告对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作出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通过大量的数据计算,多维数据对比,得出产业发展增幅、总产值和各种分类数据。报告分为三部分,一是从产业规模、企业发展、创新成果、基础设施、区域发展等角度,介绍和分析2024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状况;二是从市场竞争、营商环境、产学研融合、国际化等方面介绍产业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三是从宏观经济、市场前景、科技创新、融合发展、投资拉动、深化改革、“一带一路”、“十五五”规划等方面对产业发展机遇等进行展望。报告旨在为政府管理部门制定和完善产业政策、加强行业管理,为“政产学研金服用”各界了解产业、赋能产业、研究产业、指导经营、转型升级等各项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翔实的材料和科学的分析。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长期重视产业研究,持续组织开展大量调查和研究,发布产业发展重要数据和研究成果。本报告是协会与产业界共同开展产业研究的重要成果。







第二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

关于举办第二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的通知(第三号)

关于举办第二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的通知(第二号)

关于举办第二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的通知(第一号)

高端论坛预告
李德仁院士:时空智能时代的测绘学发展
李建成院士:大地测量基准现状与未来
陈军院士:自然资源“一张图”建设的方向与任务
于贤成会长:2025中国北斗产业发展指数报告
武文忠:中国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与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企业家论坛预告:
宋关福:建设企业文化,驱动技术创新
赵延平:从野蛮生长到科学管理
孙中亮:以机制创新推动芯片研发和北斗规模化发展
付诚:赋能新基建,时空智能如何重塑基础设施价值

分论坛预告:

时空地理数据安全防护与要素潜能激发
“北斗+”具身智能与时空智能青年科学家论坛
组合定位与场景感知

自然资源管理与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论坛

弹性PNT与智能应用

多源时空智能与创新应用

拥抱人工智能,赋能工程测量创新发展

边海地图研究护航国家边海权益

低空经济与低空遥感

北斗/GNSS散射信号陆海面遥感技术及应用

大地测量发展与北斗时空服务

低轨卫星导航定位及应用

共筑“芯”生态,智联新出行

科技融智·智绘文保:智能化测绘引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新质发展

陆海一体空间基准理论及应用暨空间基准全国重点实验室坤舆论坛(第二期)

卫星遥感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泛在空间定位技术与应用

低空经济前沿技术

低空安全分论坛

时空智能赋能智慧城市

地图文化与时空智能

精准时空智能创新应用

“一张图”地理底图建设与应用创新

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要素质量可信发展

雷达时空智能:协同赋能,共创未来暨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雷达时空智能技术与应用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

城市更新与管网建设改造数智化

实景三维,数字赋能,创新驱动,智绘地球

时空智能筑基 驱动全域数字化转型

智能遥感与地球引擎

空间智能数字底座与数智化转型应用实践

时空赋能 领航低空——低空经济时空信息应用论坛

时空智能赋能测绘地理信息转型

测绘地理信息国际合作-机制创新、技术融合与产业协作

自主创新 · AI赋能:时空数据价值激活与产业升维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与确权登记

自然资源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与创新应用

慧治自然资源一张图


↓ 了解更多产业要闻 ↓↓

请将我设为星标

来源: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转载请注明来源,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大会官网


编辑:李   娟
审核:余   青

>>协会通知

>>近期要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征稿启事
          图片

          企业家风采民企之光创新之声精品成果秀会员喜讯”“新品发布汇”“产学研合作”“国际市场”“专精特新科普等主题宣传(专栏)长期征稿,欢迎投稿!


          联系人:李娟 13370105015(微信)

          邮箱:xc@cagis.org.cn

          图片
          图片

          欢迎参会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