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分论坛预告丨地理空间智能与可信数据空间发展
最新动态
分论坛预告丨地理空间智能与可信数据空间发展
2025-11-025


地理空间智能与可信数据空间发展

分论坛

时间:

2025年11月7日(周五)08:30—12:00

地点:

德清国际展览中心2号馆3层E302


承办单位:

莫干山地信实验室

协办单位:

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广州南方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土豆数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时空智能工作委员会



致辞嘉宾

图片

李维森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会长



主持人

图片
张继贤

莫干山地信实验室执行主任



报告嘉宾

图片

陈军

中国工程院院士、莫干山地信实验室主任


个人简介:

陈军,中国工程院院士,航天测绘与地理信息专家,莫干山地信实验室主任,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教授,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低空经济工作委员会首席科学家。长期从事时空信息与赋能应用研究,曾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成果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全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联合国首批SDG 最佳实践,以第一完成人获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世界地理信息技术创新奖等。当选国际科学联合会(ISC)会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为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终身荣誉会员、中国测绘学会会士、中国地理学会会士。
现任兼任自然资源部“实景三维中国建设”专家组组长、全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标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测绘学会副理事长;曾任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主任、ISPRS主席、中国GIS协会会长。

报告主题:莫干山地信实验室的方向与任务


图片

李志伟

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院长


个人简介: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InSAR三维形变测量、全球测图及相关软件研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国防重点项目1项、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陆地卫星地面软件系统项目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9项科研奖励。2018年获夏坚白测绘事业创业与科技创新奖。

报告主题:国产双基SAR大范围DSM生产的区域网平差

报告简介:

       双基SAR具备全天时、全天候观测能力,且数据处理自动化程度高,已成为全球DSM生产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区域网平差是双基SAR干涉测量生产大范围DSM的核心环节,其目的是消除不同分幅生成的Raw DSM相对误差及绝对基准偏差,实现无缝拼接及高精度测高。
本报告主要讲述国产双基SAR大范围DSM生产中的产品级和参数级区域网平差。产品级区域网平差技术以不同分幅生成的Raw DSM为处理对象,通过纯数学模型刻画轨道误差,进而构建区域网平差函数模型,实现系统误差消除。参数级平差根据双基SAR参数敏感度方程构建了函数模型,以成像和干涉参数为平差目标,通过影像重叠区的约束关系,实现对成像和干涉参数的优化,从根源上削弱其对DSM精度的影响。


图片

刘万增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处长


个人简介:

       刘万增,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正高(二级),自然资源部时空信息与智能服务重点实验室主任,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第二梯队,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地理信息服务与保密安全技术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
报告主题:地理信息数据要素化治理的思考

报告简介:

       随着我国数字经济战略实施的不断深化,地理信息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支撑数字化发展,赋能高质量发展,成为时代潮流,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将地理信息数据转化为生产要素,实现流通、渗透和共享,是新时代测绘工作者面临的新挑战。报告针对地理信息数据要素化面临的数据资源化、信息公开化与配置市场化的问题,从政策、制度和技术的角度分析,探讨地理信息要素化治理的思路和路径。


图片

张志华

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院长


个人简介:

       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二级岗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首批国家注册测绘师,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院长。自然资源部测绘地理信息智库委员会委员,中国智慧城市领军人物,山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全国勘察设计行业科技创新带头人;兼任中国地图文化创意产业联盟理事长,中国测绘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副理事长,山东省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协会副理事长。主持多项重大工程项目,获全国测绘科技进步奖、优秀测绘工程奖白金奖、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金奖等奖项,主编《海岸带测绘技术》等著作,参与《城市地下空间测绘规范》《山东省大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等标准起草。积极关注行业发展,带领团队打造实景三维青岛建设,助推智慧城市建设。

报告主题:地理信息数据要素与可信数据空间探索与实践

报告简介:

       本报告旨在探讨数字时代下,如何将精准的空间位置、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等地理信息核心要素,与具备安全、可信、可控和互操作特性的可信数据空间进行深度融合。报告将分析当前地理数据在流通与共享中面临的挑战,阐述可信数据空间技术为解决数据主权、隐私保护和价值挖掘等关键问题提供的创新路径,并结合具体实践案例,展望其在智慧城市、自然资源管理、应急响应等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为构建时空信息新基础设施提供思路与借鉴。


图片

蔡艳辉

国家测绘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技术总师


个人简介:

       博士,三级研究员,技术总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地理信息安全技术工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高精地图服务工委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卫星导航高精度定位、测绘产品质检理论和方法、地理信息安全检测与量化评估等方面的研究。先后承担完成国家级、省部级项目等40余项,发表科技论文70余篇,专著4部,获奖项10余项,发明专利10余项,软件著作权12项。

报告主题:基于国家安全的地理信息数据安全性指数模型

报告简介:

       地理信息数据是涉及国家安全的重要数据基础设施,也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报告从地理信息数据安全监管和地理信息社会化应用的角度,分析了当前地理信息数据安全面临的挑战和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结合近年来的工作实践,着重从地理信息数据本体的安全性与国家安全的耦合关系角度提出地理信息数据安全性指数(GeoData Security Index)模型,探讨了地理信息数据本体安全性检测和评估方法,相关的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较好地反映了地理信息数据耦合的国家安全特性,体现了地理信息数据本体自身的特性,对地理信息数据要素化和社会化共享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

陶超 

广州南方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兼副总经理


个人简介:

       测绘高级工程师,广州南方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兼副总经理,中国测绘学会智慧城市工委会委员,2022年度智慧城市先锋榜精英人物。主持研发的项目和产品曾获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金奖、国土资源(广东)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多次获得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二等奖。拥有授权发明专利十余项,参与过多项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标及团标的制定。

报告主题:AI在数字孪生场景中的技术探索及应用

报告简介:

       数字孪生正在成为链接数字空间和物理世界的重要桥梁,也是企业数智化转型的重要支撑。伴随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成熟,提升数字孪生的价值转化效率成为重要课题。本次报告聚焦于AI技术在数字孪生应用场景中应用与实践。将分享和展示其在数字孪生机场、智慧水务、智慧交通等领域的相关探索经验。在不同的具体场景中,如何通过实现数据深度挖掘、场景仿真推演、运行智能诊断、趋势预测等功能,赋予数字孪生和数据以更大的价值。


图片

杨睿刚

土豆数据首席科学家、时空研究院院长


个人简介:

       1997年获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学士学位;1998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系硕士学位;2003年获美国北卡州立大学教堂山分校计算机系博士学位;曾担任Inceptio公司CTO和百度三维视觉首席科学家,同时在美国肯塔基大学担任过多年的助理教授、副教授及教授,并曾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担任访问教授;研究领域包括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机器人、自动驾驶及XR/VR,并因在3D视觉和自动驾驶方面的贡献于2022年被评为IEEE Fellow。

报告主题:AIGC驱动的3D城市场景

报告简介:

       本报告《AIGC驱动的3D城市场景生成》阐述了一套从片区到单体的自动化三维重建技术体系。该体系融合VGGT、神经辐射场等AIGC算法与多视角几何技术,实现了从多源数据到高精度点云、再到纹理逼真单体建筑的自动化生成,最终集成构建可用于数字孪生与智慧城市的高保真3D场景,并探讨其在数字孪生、智慧城市、自动驾驶仿真及元宇宙等领域的落地应用与巨大潜力,为行业描绘出一条从“重建”到“创造”的技术演进路径与未来图景。


图片

邹芬

广东新禾智慧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个人简介:

       资深售前工程师,专注低空经济场景应用全方位解决方案,具有丰富的低空经济场景应用项目落地经验。

报告主题:测绘地理信息在低空经济中的场景化应用

报告简介:

       伴随着低空经济的高速发展,测绘地理信息作为不可或缺的技术力量,持续为低空经济空域规划、航线规划、航路管理、立体导航、低空基础设施选址、空域资源配置、飞行安全管控等提供地理信息服务保障。应用场景是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也是辐射赋能应急、农业、文旅、物流甚至交通等各个领域发展的根本要素。报告聚焦低空城市治理等多个应用场景,介绍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及产品在场景应用方面的技术赋能。










第二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

关于举办第二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的通知(第三号)

关于举办第二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的通知(第二号)

关于举办第二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的通知(第一号)

高端论坛预告
李德仁院士:时空智能时代的测绘学发展
李建成院士:大地测量基准现状与未来
陈军院士:自然资源“一张图”建设的方向与任务
于贤成会长:2025中国北斗产业发展指数报告
武文忠:中国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与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企业家论坛预告:
宋关福:建设企业文化,驱动技术创新
赵延平:从野蛮生长到科学管理
孙中亮:以机制创新推动芯片研发和北斗规模化发展
付诚:赋能新基建,时空智能如何重塑基础设施价值

分论坛预告:

时空地理数据安全防护与要素潜能激发
“北斗+”具身智能与时空智能青年科学家论坛
组合定位与场景感知

自然资源管理与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论坛

弹性PNT与智能应用

多源时空智能与创新应用

拥抱人工智能,赋能工程测量创新发展

边海地图研究护航国家边海权益

低空经济与低空遥感

北斗/GNSS散射信号陆海面遥感技术及应用

大地测量发展与北斗时空服务

低轨卫星导航定位及应用

共筑“芯”生态,智联新出行

科技融智·智绘文保:智能化测绘引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新质发展

陆海一体空间基准理论及应用暨空间基准全国重点实验室坤舆论坛(第二期)

卫星遥感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泛在空间定位技术与应用

低空经济前沿技术

低空安全分论坛

时空智能赋能智慧城市

地图文化与时空智能

精准时空智能创新应用

“一张图”地理底图建设与应用创新

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要素质量可信发展

雷达时空智能:协同赋能,共创未来暨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雷达时空智能技术与应用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

城市更新与管网建设改造数智化

实景三维,数字赋能,创新驱动,智绘地球

时空智能筑基 驱动全域数字化转型

智能遥感与地球引擎

空间智能数字底座与数智化转型应用实践

时空赋能 领航低空——低空经济时空信息应用论坛

时空智能赋能测绘地理信息转型

测绘地理信息国际合作-机制创新、技术融合与产业协作

自主创新 · AI赋能:时空数据价值激活与产业升维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与确权登记

自然资源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与创新应用

慧治自然资源一张图


↓ 了解更多产业要闻 ↓↓

请将我设为星标

来源: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转载请注明来源,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大会官网


编辑:李   娟
审核:余   青

>>协会通知

>>近期要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征稿启事
          图片

          企业家风采民企之光创新之声精品成果秀会员喜讯”“新品发布汇”“产学研合作”“国际市场”“专精特新科普等主题宣传(专栏)长期征稿,欢迎投稿!


          联系人:李娟 13370105015(微信)

          邮箱:xc@cagis.org.cn

          图片
          图片

          欢迎参会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