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分论坛预告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与确权登记
最新动态
分论坛预告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与确权登记
2025-10-313




分论坛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与确权登记








图片
时间

11月7日 08:30-12:00

地点

德清国际展览中心4号馆305+306

承办

中国测绘学会测绘学名词审定工作委员会

中国测绘学会不动产测绘工作委员会









主持人





图片

张建平


个人简介:张建平,中国测绘学会副理事长兼不动产测绘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土地资源利用分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原副院长、研究员,曾任全国二调办、三调办副主任, 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技术体系构建总体技术组副组长。长期从事国土调查与监测、地籍调查与确权登记、国土空间规划与用途管制,以及耕地保护、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等技术研究工作和重大项目组织管理工作。有4项成果分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国家测绘局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图片

顾海燕


个人简介:顾海燕,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研究中心副主任,测绘科学与地球空间信息技术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方向为遥感数据高性能处理与智能监测,主持与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测绘专项等国家与省部级项目20余项,研发基础平台6项,第一作者发表SCI/EI论文20 余篇,第一著者出版专著2 部,制定国家标准6项,获省部级奖励4项、发明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登记8项。











致辞嘉宾





图片

武文忠


个人简介:武文忠,自然资源部原总规划师,现任中国测绘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长期从事测绘地理信息业务和管理工作。主笔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条例》,组织编制《导航电子地图安全处理基本规定》《智能网联汽车时空数据传感系统安全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智能网联汽车时空数据安全处理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等强制性国家标准;推动全国地理国情监测第一个部省联合试点和秦岭地区1:1万无图区测图;组织实施2020珠峰高程测量,主体参与全国测绘资质管理、注册测量师制度和“多测合一”政策改革。积极谋划和推动实景三维中国建设与应用。











报告嘉宾





图片

张继贤


个人简介:张继贤,莫干山地信实验室执行主任,二级研究员、博士,莫干山地信实验室执行主任、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研究员。中国测绘学会副理事长,国际期刊《影像与数据融合》主编,国际测量师联合会副主席(2019-2022)。国家第一批“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首批科技领军人才,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首届全国十大测绘科技创新人物。长期从事国土遥感测图与监测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排名1,1,1,2,3)、世界地理信息创新杰出贡献奖1项、省部级特等奖3项,一等奖8项,出版著作5部(排名1),主编国家及行业标准18部,授权发明专利35项,合作发表论文420篇。 

报告标题:地理空间大模型赋能遥感调查监测

报告简介:地理空间大模型不仅是AI与测绘地理信息交叉的技术高地,更是重塑遥感调查监测模式的智能引擎,本报告从地理空间智能的科学内涵及技术特征出发,介绍了地理空间大模型的架构、技术方法、应用模式,分享了在耕地保护、调查举证、作物识别等遥感调查监测场景的应用案例,展望了地理空间大模型的演进方向与应用潜力。







图片

高延利


个人简介:高延利,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原院长、研究员,现任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自然资源部高咨中心咨询委员、全国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分技术委员会、国土空间规划分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全面参与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组织完成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任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总体技术组组长。主持编制土地调查监测相关标准10部,编写出版专著21部,作为主要负责人的项目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2014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报告标题:国土调查云发展与应用

报告简介:报告全面梳理国土调查云平台建设的发展历程,结合不同时期业务工作,全面总结国土调查云平台应用体系以及数智化应用模式。结合国土调查云发展规划,提出国土调查云未来发展方向与展望,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图片

张炳智


个人简介:张炳智,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院长、研究员。长期从事土地/国土/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与分析评价的应用基础、技术方法、技术体系、技术标准等研究,以及重大工程组织实施、信息化建设、成果推广应用等工作。主持参加完成“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年度土地(国土)变更调查”、“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国土调查云”平台建设与应用等重大项目10余项。主持编制相关标准、技术文件近20项,编写出版专著21部,相关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10项。

报告标题:“四个融合”背景下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

报告简介:报告系统介绍“四个融合”背景下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技术体系与总体要求,调查监测成果支撑自然资源管理与决策服务的应用路径,以及未来国土调查重大工程的展望,有力支撑自然资源管理高质量发展。







图片

符利勇


个人简介:符利勇,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科技处处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森林经营与生长模拟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主任,林木资源与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PI,林业统计和生物数学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主要从事森林计测前沿理论、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无人机遥感监测等领域相关研究,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21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在IEEE T Cybernetics等期刊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SCI论文83篇,含Top期刊论文48篇,8篇入选ESI高被引或热点论文,连续三年入选林学人工智能领域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授权专利27项,登记软件著作权22项,主持国家标准1项,出版专著2部。获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等国家级荣誉称号。

报告标题:森林资源监测大模型理论及应用

报告简介:本报告首先介绍了森林资源监测大模型的发展与现状,指出森林资源监测大模型构建的重要性与挑战性;继而详细介绍了森林资源监测大模型相关理论技术,提出森林资源监测规范化体系;最后介绍了森林资源监测大模型相关功能以及典型监测场景应用。







图片

田志强


个人简介:田志强,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国土空间规划所所长、研究员。长期深耕国土空间规划领域,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 年)》和《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 年)》研究编制工作,牵头起草《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技术规程GB/T 43214-2023》《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等多个技术标准,核心参与建立首个覆盖全国的国家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先后在《中国土地科学》《中国行政管理》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理论与实践》《京津冀城市群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估》《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理论方法与实践》专著3部,牵头获省部级科技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合作获省部级一二等奖多项。

报告标题:“一张图”背景下的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

报告简介:报告从继承、构建、完善三个方面全面梳理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发展历程,按照国家提出构建“五级三类”规划编制体系,形成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通过“多规合一”实现规划的融合与统一。同时,依托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立“一张图”管理系统,助力国土空间智慧治理,实施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图片

顾海燕


个人简介:顾海燕,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研究中心副主任,测绘科学与地球空间信息技术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方向为遥感数据高性能处理与智能监测,主持与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测绘专项等国家与省部级项目20余项,研发基础平台6项,第一作者发表SCI/EI论文20 余篇,第一著者出版专著2 部,制定国家标准6项,获省部级奖励4项、发明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登记8项。

报告标题: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技术指南

报告简介: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是支撑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持续性工作。本报告从技术体系架构、技术方向、平台软件、业务应用等方面,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提供标准化、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体系和平台工具,给出“技术+平台+模式”整体解决方案,推动人工智能、遥感、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在自然资源领域的工程化、业务化落地应用。







图片

黄亮


个人简介:黄亮,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地籍所所长、研究员,不动产测绘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长期致力于地籍调查、不动产和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研究工作。编著《地籍调查》《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等专著10余部,研究成果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次、二等奖7次,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领军人才。作为主要起草人研制发布《不动产单元设定与代码编制规则》《地籍调查规程》等3项国家标准和《地籍数据库第1部分:不动产》《地籍数据库第2部分:自然资源》等4项行业标准,多项研究成果作为部门规章或规范性文件印发。

报告标题:“一张图”产权底板建设与应用

报告简介:统一产权底板是“一张图”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规划、社会治理等,亟需准确、权威、现势的统一产权底板。报告重点围绕产权底板如何建、怎么用两大方面,汇报产权底板建设的总体思路、具体任务和业务运行架构;以不动产单元代码为纽带,深化“四个融合”,推动“一码关联”服务自然资源全链条管理,实现产权底板面向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的多场景应用服务,有效维护资源资产权益,助力自然资源管理提质增效和营商环境优化。







图片

王月红


个人简介:王月红,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调查监测处处长,正高级工程师、自然资源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长期从事不动产确权登记、地籍调查及自然资源调查等工作。一直参与自然资源部不动产统一登记相关工作,包括国家层面职责整合的研究,《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不动产登记规程》、《地籍调查规程》等相关法规政策及行业标准的起草和研究,参与起草了全国首部不动产登记地方法规《天津市不动产登记条例》,参与编写《不动产登记疑难问题精解》等政策指导性从书,作为自然资源部师资代表多次为自然资源部相关部门培训授课以及赴外省市进行授课;参与自然资源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向国务院汇报工作以及调查监测领域相关试点和课题研究;组织完成天津市各类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推动“天空地网”调查监测体系在天津实践与应用。

报告标题: “天空地网”在湿地资源调查监测中的天津实践与展望

报告简介:本报告介绍了“天空地网”一体化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观测网络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以天津市七里海湿地调查监测为例,分析了传统模式存在的问题,构建了“天空地网”湿地资源调查监测技术体系,提出了多模态数据融合的实践路径,实现了湿地资源全方位、高精度的动态调查监测,最后展望了成果的业务化应用场景。






图片

张耀波


个人简介:张耀波安徽省自然资源厅生态修复处处长,正高级工程师。

报告标题:基于“天空地水”一体化监测的采煤塌陷区治理的安徽实践

报告简介:报告基于安徽省采煤塌陷区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构建基于“天空地水”的一体化监测体系,进行周期性监测,实现“省-市-县-企”协同融合的监测监管,并针对性提出解决措施,并展现了治理成效,并展望了下一步工作。






图片

侯伟


个人简介:侯伟,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硕士生生导师。2021年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青年科技人才,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青年学术带头人。主要从事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生态安全格局模拟分析、国土空间碳收支核算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1篇出版中英文专著2本。先后获得了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获授权专利13项,软件著作权4项,国家标准和团体标准各1项。

报告标题: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估算研究

报告简介: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大的碳库,储存了近一半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准确估算森林碳储量,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全球碳循环的过程与机制,对于应对气候变化、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也具有重要意义。面向森林生态系统,本研究综合运用“天-空地一体化”遥感技术与地面调查数据,融合多密度点云数据与多光谱遥感影像,构建了“单木—样地—区域”多尺度协同的碳储量精细化估算模型,实现了大范围、高精细的森林碳储量模拟与制图。该技术可为生态系统修复工程的碳汇效益评估、碳汇监测与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第二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

关于举办第二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的通知(第三号)

关于举办第二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的通知(第二号)

关于举办第二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的通知(第一号)

高端论坛预告
李德仁院士:时空智能时代的测绘学发展
李建成院士:大地测量基准现状与未来
陈军院士:自然资源“一张图”建设的方向与任务
于贤成会长:2025中国北斗产业发展指数报告

企业家论坛预告:
宋关福:建设企业文化,驱动技术创新
孙中亮:以机制创新推动芯片研发和北斗规模化发展
付诚:赋能新基建,时空智能如何重塑基础设施价值

分论坛预告:

时空地理数据安全防护与要素潜能激发
“北斗+”具身智能与时空智能青年科学家论坛
组合定位与场景感知

自然资源管理与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论坛

弹性PNT与智能应用

多源时空智能与创新应用

拥抱人工智能,赋能工程测量创新发展

边海地图研究护航国家边海权益

低空经济与低空遥感

北斗/GNSS散射信号陆海面遥感技术及应用

大地测量发展与北斗时空服务

低轨卫星导航定位及应用

共筑“芯”生态,智联新出行

科技融智·智绘文保:智能化测绘引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新质发展

陆海一体空间基准理论及应用暨空间基准全国重点实验室坤舆论坛(第二期)

卫星遥感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泛在空间定位技术与应用

低空经济前沿技术

低空安全分论坛

时空智能赋能智慧城市

地图文化与时空智能

精准时空智能创新应用

“一张图”地理底图建设与应用创新

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要素质量可信发展

雷达时空智能:协同赋能,共创未来暨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雷达时空智能技术与应用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

城市更新与管网建设改造数智化

实景三维,数字赋能,创新驱动,智绘地球

时空智能筑基 驱动全域数字化转型

智能遥感与地球引擎

空间智能数字底座与数智化转型应用实践

时空赋能 领航低空——低空经济时空信息应用论坛

时空智能赋能测绘地理信息转型

测绘地理信息国际合作-机制创新、技术融合与产业协作


↓ 了解更多产业要闻 ↓↓

请将我设为星标

来源: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转载请注明来源,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大会官网


编辑:李   娟
审核:余   青

>>协会通知

>>近期要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征稿启事
          图片

          企业家风采民企之光创新之声精品成果秀会员喜讯”“新品发布汇”“产学研合作”“国际市场”“专精特新科普等主题宣传(专栏)长期征稿,欢迎投稿!


          联系人:李娟 13370105015(微信)

          邮箱:xc@cagis.org.cn

          图片
          图片

          欢迎参会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