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论坛
时空智能赋能测绘地理信息转型
11月7日 09:00-12:00
德清国际展览中心2号馆3楼E305
中国测绘学会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工作委员会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
上海市测绘院
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
致辞嘉宾
陈常松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主任
张绍杰
中国测绘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宋关福
自然资源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创新中心主任、超图软件董事长
倪锋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院长
个人简介:清华大学工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注册城市规划师,现任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长期深耕首都城市规划建设一线,履历丰富,曾任职于设计院、地方政府、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机关、分局及首规委办等关键岗位,积累了扎实的规划设计能力与成熟的管理经验。在推动首都核心区控规落地、助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重点任务中成效显著。还曾公开发表10余篇中英文学术论文,专业水平获得行业认可。任测绘院长后,积极探索地理信息技术赋能超大城市治理,主动融入城市更新,不断拓展新的发展领域。
刘经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个人简介: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大地测量理论及应用研究与教学工作,在大地测量坐标系理论、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技术、软件开发和重大工程应用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曾获7项国家科技进步奖、30余项省部级奖励,以及“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报告主题:“时空智能+”赋能城市以生命体方式高质量发展
报告简介:习近平总书记2024年在重庆考察时指出:智慧城市建设要“构建城市运行和治理智能中枢,建立健全‘大综合一体化’城市综合治理体制机制,让城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精准“。可理解为更智能就是城市像生命体一样,由智能中枢的硬构体和综合治理体制机制软环境共同形成;其运行和治理也要像生命体一样,各部门之间既综合一体,又协同运行;而更高效更精准就是城市发展要实现高质量的要求。由此,遵循习主席关于智慧城市发展的思路,就是依类生命体似的方式,在城市发展运行中,由大脑综合指挥与协调身体各部分和器官来适应外界环境,也局部地改造环境,优化自身和优化群体的生存法则和行为规范,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命共同体以利可持续的生存发展。在此基础上,借鉴人类心脑协同互补的调控机制,提出城市智能中枢构建模式和各部门协同运行行动模式;最后,提出以时空智能+交流智能+感知智能融合的空天信息技术可赋能城市以类生命体似的高质量发展。
陶迎春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个人简介: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正高级工程师,北京测绘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城市时空大数据建设与应用研究。主持参与完成了30余个大型项目,成果应用广泛。工作以来,获得了包括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在内的20余项省市级奖,出版著作6部,参编行业标准7部,地方标准10部,发表论文数十篇。先后获全国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先进工作者、北京优秀青年工程师标兵、中国测绘学会青年创新人才、自然资源部青年科技人才以及科技领军人才等称号。
报告主题:北京时空数据要素市场化探索与实践
报告简介:数据要素市场化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优化数据资源配置,提升数据的使用效率和经济价值。本报告介绍了北京在时空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对于企事业单位自有产权空间数据,主要介绍全国首笔空间数据入场交易以及完成全国首笔跨城市联合时空数据资产交易的实践经验。对于政府部门的空间数据,主要介绍北京在政府授权数据专区建设方面的政策以及当前时空专区建设的思路与进展。
顾建祥
上海市测绘院首席专家
个人简介:首位上海市测绘大师,上海市测绘院首席专家,二级正高工,夏坚白测绘事业创业与科技创新奖获得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上海市领军人才,自然资源部实景三维中国建设专家组成员。主持完成多个国家和上海市测绘地理信息重大专项。以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及中国测绘学会测绘科学技术奖十余项,全国优秀测绘工程金、银奖十多项,出版专著4部,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地方和行业标准多部。
报告主题:时空地理数据价值化路径研究
报告简介:时空地理数据作为数字经济核心生产要素,是物理与数字世界精准映射的核心纽带,但其价值化需突破权属、合规、定价等瓶颈。报告梳理了相关政策背景、阐述了时空地理数据的定义及其7大特点,分析了时空地理数据的重要性。提出了遵循“数据驱动、多阶段递进”的逻辑,解决时空地理数据价值识别、量化、实现问题,按时空地理数据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三阶段给出了价值化路径,最后提出制度、技术、市场、人才四位一体保障体系,为其价值化提供支撑。
徐佳沅
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
个人简介:正高级工程师,现任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技术总,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负责人工智能相关工作的组织实施,统筹实验室日常事务与运营管理,推进人工智能研究及工程应用。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广东省基础测绘十四五和十五五规划编制,主持了十三五到十四五期间多项省级重大基础测绘工程项目,多次获得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科技进步奖和优秀工程奖,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
报告主题:地理信息赋能千行百业的广东实践与展望
报告简介:数字经济时代,地理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推动各行各业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广东省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积极探索并实践地理信息技术在各行业中的深度应用,无论是在自然资源管理、精准农业,还是在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等领域,地理信息技术都发挥着关键作用。广东凭借科技创新能力、产业基础和服务意识,积极推动地理信息技术产业的转型升级,在多个行业应用中取得了显著进展。此报告将围绕“地理信息赋能千行百业的广东实践与展望”这一主题,深入探讨广东省在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中的成功经验、挑战与未来发展趋势,为行业创新和跨界融合提供思路和方向。
刘纪平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
个人简介: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总工,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领军人才、自然资源部高层次领军人才(二梯队)及实景三维中国建设专家组副组长,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青年科技奖、夏坚白院士测绘事业创业奖获得者,国际制图协会(ICA)副主席,国际科学理事会中国委员会(ISC-CHINA)副主席,中国测绘学会会士及实景三维工作委员会主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期从事空间辅助决策、网络地理信息挖掘与监管、自然资源统计与分析、应急地理信息服务等方面的研发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7项。
报告主题:AI与大数据时代国际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科学发展简析
报告简介:在AI与大数据时代,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科学正迎来深刻变革。本报告将结合其在国际地图学协会的前沿洞察,系统阐述人工智能如何驱动测绘地理信息从方法到范式的全新转变。报告将分析大模型、生成式AI等技术在数据智能处理、全自动制图与时空分析中的代表性实践,展望未来技术融合与学科演进的方向,为推动行业整体智能化转型、构建新一代测绘技术体系提供战略参考与实践路径。
李少华
超图软件平台产品线综合营销工程团队负责人
个人简介:正高级工程师,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平台产品线综合营销工程团队负责人,北京信息化协会专家库专家,具有十余年GIS产品及项目开发、管理、培训和行业咨询经验,期间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出版GIS相关书籍4部,曾服务于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国家地理信息中心等几十家省部级用户单位。
报告主题:空间智能体技术探索 重塑行业应用新范式
报告简介:当前AI技术体系正由生成式AI向智能体的范式跃迁,地理空间智能体将革命性影响GIS平台的工作方式,将开启GIS应用的新纪元。充分融合大模型技术的问答式、工作流式、自主规划式空间智能体类型有哪些能力特点;针对自然资源“一套数”“一平台”“N场景”的建设需求,空间智能体如何焕新自然资源数字化智能感知、问数、生图、生文等应用场景?
分论坛预告:
科技融智·智绘文保:智能化测绘引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新质发展
陆海一体空间基准理论及应用暨空间基准全国重点实验室坤舆论坛(第二期)
↓↓ 了解更多产业要闻 ↓↓
请将我设为星标★
>>协会通知
>>近期要闻
>>协会通知
>>近期要闻
>>协会通知
>>协会通知
>>协会通知
>>协会通知
>>协会通知
>>协会通知
>>近期要闻
>>近期要闻
>>近期要闻
“企业家风采”“民企之光”“创新之声”“精品成果秀”“会员喜讯”“新品发布汇”“产学研合作”“国际市场”“专精特新”“科普”等主题宣传(专栏)长期征稿,欢迎投稿!
联系人:李娟 13370105015(微信)
邮箱:xc@cagis.org.cn
欢迎参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