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智能数字底座与数智化转型应用实践
时间:11月7日 08:30-12:00
地点:德清国际展览中心2号馆3层E301
承办单位: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自然资源信息工作委员会
自然资源部地质信息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之江实验室
自然资源部城市国土资源监测与仿真重点实验室
地理信息系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武汉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致辞嘉宾
王增宁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沈运华
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主任、党委书记
张 亮
武汉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主持人
谭永杰
自然资源部地质信息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原总工程师
报告嘉宾
李丰丹
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调查信息化室主任
个人简介:现任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调查信息化室主任,长期从事地质调查主流程信息化技术研发与推广工作,主持完成多个科技类和地质调查项目,目前研究方向为智能地质调查技术与方法,重点开展相关数字地质调查、智能地质调查关键技术攻关,并推动工程化应用。曾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省部级科技奖项十余项。
报告主题:《智能地质调查系统建设进展与展望》
报告简介:数字地质调查技术经过二十多年的持续攻关和升级,在充分集成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上,发展形成了智能地质调查核心技术体系和软件平台,以应用于预研究、野外调查、综合研究与成果编制等业务场景和工作流程,在关键环节通过技术赋能,为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地质调查范式变革提供技术支撑。
本报告围绕地质调查从数字空间到智能空间发展历程,重点分享地质调查智能空间架构、面向野外地质调查的数据智能化服务技术、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地质图生成技术与方法等关键技术与软件平台研发进展。
陈学业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数据管理中心主任
个人简介: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数据管理中心主任、自然资源部城市国土资源监测与仿真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从事测绘地理信息、电子政务、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设相关工作30年,形成了多项技术成果,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
报告主题:《时空数字底座助力自然资源数智化转型》
报告简介:本报告聚焦深圳市以时空数字底座驱动自然资源数智化转型的创新实践,依托实景三维技术,深圳构建覆盖“空中、地面、地下、海洋”的四维统一权威时空数字底座,整合规划、土地、生态、海洋等全要素数据,夯实“一张图”基础。通过推进数据融合标准化、感知体系场景化和AI大模型集成,实现自然资源全链条、全领域、全周期数字化管理。应用场景涵盖国土空间规划智能审批、城市设计三维协同、土地利用动态监管、红树林生态智能监测、低空经济空域规划及智能网联汽车仿真等,该转型路径不仅提升超大城市空间治理能力,也为全国自然资源数智化改革提供深圳经验。
吴小平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信息化室主任、正高级工程师
个人简介:现任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信息化室主任,主要从事地质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地质大数据治理、数字地质图数据整合与编图等应用研究工作,主持并参与多个地质调查项目研究工作,获得国土资源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发表多篇核心期刊论文,出版专著4部。
报告主题:《中大比例尺地质图数据整合与智能接图进展》
报告简介:本报告阐述中大比例尺地质图数据治理与数字地质图一张图数据库建设进展。研究通过构建统一技术规程,实现多源异构数字地质图数据在结构、图层与表达上的规范化治理。基于智能编图技术,建立 “几何-属性-规则”驱动的智能接图工作方法,构建人机协同接图新模式,提升地质编图效率。以重点成矿区带中大比例尺地质图为示范,建立 “图库一体化”的要素级管理机制,将单图幅数据整合为无缝衔接、可动态更新的“一张图”数据库,为资源评价、地质科学研究等提供精准、高效的基础地质数据支撑。
朱家彪
湖南省自然资源事务中心督察事务部副部长、高级工程师
个人简介:现任湖南省自然资源事务中心督察事务部副部长,主持湖南省国土资源业务“一张图”实施及应用研究、省域自然资源督察执法全过程动态追踪研究等多个研究课题,主持编制出版《多源基础地理空间矢量数据融合规范》等。先后主持国家测绘局西部地区县市挂图工程(湖南区域)、天地图·湖南(“数字湖南”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湖南省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与应用服务、湖南省督察执法执法地理信息技术支撑等项目。
报告主题:《基于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督察执法实践》
报告简介:自湖南省系统性开展省级自然资源督察工作,构建“省委授权、政府推动、人大立法赋权”的大督察格局,创新实施以“三地两矿”为核心的管理机制,强化审批后资源精细化监管。初期,因技术支撑传统,面对海量督察执法线索,难以精准分析和高效判定。随后,引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运用创新技术,构建“天空地网”一体化监测体系,提升了判定效率和准确性。面对省级督察实际工作遇到的难题,启动省域自然资源督察全过程动态追踪课题研究,通过完善业务闭环流程,融合相关技术,建设公众督察举报系统和智能督察基础设施,统一数据平台与标准,深化业务流程信息化,提升督察智能化水平和监管效能,为自然资源治理现代化提供湖南经验。
杨 耀
之江实验室工程专家、副研究员
个人简介:现任之江实验室工程专家、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人工智能、智能计算领域研究。近五年主持/骨干参与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浙江省尖兵重大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4项,在IEEE TFIS、SIGIR、IJCAI、CIKM、Neural Networks等期刊/会议发表论文30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0项。在之江实验室任职期间,牵头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异构多层次机密计算系统构建和应用示范》,负责浙江省尖兵项目《领域大模型的构建与优化关键技术及工具链平台》。参与之江实验室主线GeoGPT主线任务研发,负责基于大模型的科学假说生成、自主科研发现等方向的算法研究和产品开发。
报告主题:《基于大模型的科学假说生成和自主实验验证》
报告简介:本报告聚焦于构建面向地学研究的全流程AI平台,以解决前沿地学研究所面临的挑战。平台通过GeoGPT数据抽取和管理工具,对多源异构地学数据进行智能解析与融合,构建结构化知识图谱网络,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同时,利用大模型驱动深度推理,对现有数据、文献进行深度分析,生成科学洞察,并基于此提出地学假设,并对假设进行评价。此外,平台可调用专有数据库和工具集合,对生成的科学假设进行自主实验验证,确保假设的可靠性和科学性。该平台将显著提升地学研究的效率和深度,推动科学研究的智能化发展。
于 康
地理信息系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产品技术中心主任
个人简介:现任地理信息系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产品技术中心主任、高级研发工程师,从事GIS基础平台研发工作10余年,长期专注于地理空间孪生建模与可视化技术研究。作为产品经理主持完成了MapGIS三维地学建模、三维场景构建与数字孪生平台产品研发项目,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完成了新型城镇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某部地理环境数据集建设与管理、深圳地下空间CIM平台等十多个重大项目建设。
报告主题:《MapGIS平台赋能数智化转型的创新实践》
报告简介:聚焦MapGIS 10.7 Pro全空间智能GIS平台,系统阐述其赋能数智化转型的核心技术与实践路径。本报告围绕跨平台、全空间、大数据、智能四大技术体系展开:跨平台层面,新一代时空数据库构建全产品线统一内核,实现多源数据高效管理与检索;全空间领域通过创新矿体三维建模与低空网格构建方案,显著提升全空间三维生产效率;大数据体系推出覆盖时空数据全生命周期的治理产品,集成300+分布式时空算子,显著提升时空数据质量与分析效率;智能GIS深度融合地理空间大模型,实现从自然资源智能识别到规划报告自动生成的能力跃升。报告明确,MapGIS全空间智能GIS平台以地理空间智能为核心赋能产业,加速行业数智化转型升级,筑牢关键领域安全发展底座。
沈 健
中兵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数智研发中心副主任
个人简介:现任中兵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数智研发中心副主任,深耕文物保护与信息技术融合领域近20年,长期致力于空间智能、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曾主持故宫博物院、古建筑数字化保护等多项重点工程,在高精度数字保全、预防性保护监测及智慧化管理平台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相关成果获全国测绘工程优秀工程奖金奖2项、省部级奖5项,持续为文物工作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支撑。
报告主题:《空间信息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探索与应用》
报告简介:本报告聚焦于面向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空间信息数字底座”的构建与实践。底座的设计核心在于融合多源空间信息技术,构建一个集数据融合、智能分析与决策支持于一体的资源管理框架。报告将系统阐述该底座“一张图”式的资源管理框架以及空间信息技术赋能文物保护能力提升等关键建设内容。重点通过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监测预警、大型遗址全线安全态势感知、以及考古发掘过程全流程数字化重构等典型应用案例,具体呈现该底座如何将空间数据转化为保护知识,为文化遗产的风险防控、规划决策与公众展示提供核心数字化支撑,有效推动保护工作从被动响应向主动干预的数智化转型。
王 琪
武汉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解决方案总监
个人简介:现任武汉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解决方案总监,深耕地理信息产业多年,专注政企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规划与落地。擅长结合 GIS 核心技术与行业需求,主导多领域项目顶层设计,精准破解客户业务痛点,推动技术价值与商业价值深度融合,助力客户实现地理空间智慧化升级。
报告主题:《新一代空间智管平台赋能自然资源精准治理》
报告简介:新一代空间智管平台精准破解传统空间管理 “数据割裂、决策经验化、应用碎片化”的核心局限,以“地上地下全透视、数据驱动新决策”为核心能力,构建支撑自然资源精准治理的智能化工具系统。平台深度依托空间科学、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等多学科经典理论,以地球空间网格为贯穿全程的核心纽带,通过空间认知(全空间透视)、数据治理(统一整合)、智能决策(科学闭环)三维度协同支撑,实现自然资源 “全空间覆盖、精细化治理、安全化决策” 目标。其不仅为落地提供完整理论支撑,精准适配自然资源治理“精细化、智能化、安全化” 发展趋势,更凭借自主可控的技术优势契合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战略,为自然资源精准治理注入智能动力,有力支撑全域空间智慧管理升级。
中地数码将亮相大会同期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暨北斗应用博览会,敬请参观、咨询(展位号:3号馆3T-19)。
分论坛预告:
科技融智·智绘文保:智能化测绘引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新质发展
陆海一体空间基准理论及应用暨空间基准全国重点实验室坤舆论坛(第二期)
↓↓ 了解更多产业要闻 ↓↓
请将我设为星标★
>>协会通知
>>近期要闻
>>协会通知
>>近期要闻
>>协会通知
>>协会通知
>>协会通知
>>协会通知
>>协会通知
>>协会通知
>>近期要闻
>>近期要闻
>>近期要闻
“企业家风采”“民企之光”“创新之声”“精品成果秀”“会员喜讯”“新品发布汇”“产学研合作”“国际市场”“专精特新”“科普”等主题宣传(专栏)长期征稿,欢迎投稿!
联系人:李娟 13370105015(微信)
邮箱:xc@cagis.org.cn
欢迎参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