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论坛
智能遥感与地球引擎
11月7日14:00-17:30
德清国际展览中心4号馆宴会厅C
中国测绘学会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委员会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广东南方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然资源部粤港澳大湾区自然资源数据协同应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张永军
个人简介:张永军,武汉大学二级教授,遥感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获得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长期从事航空航天多源遥感数据智能处理与应用技术研究,负责研制了航空航天遥感影像数字摄影测量网格处理系统DPGrid、多模态卫星影像摄影测量遥感智能处理系统MIPS及多源遥感数据融合实景三维建模系统LiDARPro,成功应用于国家重大工程及各类地理信息产品生产项目,核心技术多次许可转让,授权国际国内领军企业全球推广应用。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特等奖3项。
张巨林
个人简介:张巨林,广东南方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态合作中心总监,高级工程师,中国测绘学会测绘职业资格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产教融合导师;深耕行业逾 15 载,长期致力于地理信息相关产品与系统的统筹建设及创新拓展。持有 “一种点云数据获取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等多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发明专利,学术研究方面,发表核心期刊论文 4 篇;标准制定领域,深度参与编制国家标准 1 项、省级标准 3 项,为地理信息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致辞嘉宾
武文忠
个人简介:武文忠,自然资源部原总规划师,现任中国测绘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长期从事测绘地理信息业务和管理工作。
主笔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条例》,组织编制《导航电子地图安全处理基本规定》《智能网联汽车时空数据传感系统安全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智能网联汽车时空数据安全处理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等强制性国家标准;推动全国地理国情监测第一个部省联合试点和秦岭地区1:1万无图区测图;组织实施2020珠峰高程测量,主体参与全国测绘资质管理、注册测量师制度和“多测合一”政策改革。积极谋划和推动实景三维中国建设与应用。
张继贤
个人简介:张继贤,二级研究员、博士,莫干山地信实验室执行主任、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研究员。中国测绘学会副理事长,国际期刊《影像与数据融合》主编,国际测量师联合会副主席(2019-2022)。国家第一批“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首批科技领军人才,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首届全国十大测绘科技创新人物。长期从事国土遥感测图与监测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排名1,1,1,2,3)、世界地理信息创新杰出贡献奖1项、省部级特等奖3项,一等奖8项,出版著作5部(排名1),主编国家及行业标准18部,授权发明专利35项,合作发表论文420篇。
报告标题:地理空间多智能体协同:架构、技术及应用
报告简介:多智能体协同已成为智能体时代的发展方向,地理空间多智能体协同是以地理空间大模型为核心,通过多智能体相互协同、自组织、自学习、自适应,持续优化迭代,形成的多体协同的地理空间智能服务新模式。本报告在分析地理空间多智能体协同内涵、特征、挑战的基础上,介绍了“数据和计算底座、智能体-大模型-业务组件服务、智能服务开发平台”三层技术架构及关键技术,分享了遥感监测、城市治理、灾害响应等场景应用案例。
杜震洪
个人简介:杜震洪,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导,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研究方向为遥感与地理信息科学、时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地球系统建模,发表论文100余篇,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项目10余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地理信息科技进步特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等奖励5项。
报告标题:浅谈遥感大数据与地球空间智能引擎
报告简介:本报告拟围绕地球科学前沿,探讨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地学大数据与数字地球系统,重点阐述AI时代下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理论与关键技术进展,分享地球空间信息平台及其应用场景,展望AI与地球系统科学深度融合的未来发展路径。
雷丽珍
个人简介:雷丽珍,广东省国土资源技术中心正高级工程师、注册测绘师。长期从事遥感智能监测研究及应用相关工作,主持广东省自然资源卫星遥感快速联动监测与专题应用、遥感影像数据处理系统建设等多项重大项目。获得测绘科学技术奖特等奖2项,测绘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金奖4项;发表论文8篇,专利授权1项,发布地方标准1项。
报告标题:一站式自然资源" AI+遥感"智能识别在线服务及应用
报告简介:遥感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正成为提升自然资源管理精细化与智能化水平的重要路径,也对海量遥感数据的获取、管理与信息提取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报告围绕“AI+遥感”在线服务应用需求,遵循全方位自主可控原则,从高质量样本数据集管理与共享,到模型训练-场景服务链路贯通,构建“算力+框架+应用”于一体的公共能力技术体系,有效支撑自然资源执法监督与管制利用等业务监管,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
张宁
个人简介:张宁,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遥感应用中心)正高级工程师,住房城乡建设部历史文化遗产监测重点实验室首席专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230)委员。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主要从事城市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在历史文化、城市体检和城市环境等方面持续开展了多项研究。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等多个项目,参与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遥感应用平台、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等系统建设,参与实施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监测和评估、全国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调查等住建部重点工作。近年来获得了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金奖、华夏奖三等奖、北京测绘科技进步特等奖等,主编/参编城市遥感、CIM 等多项标准规范,相关研究成果入选“中国遥感领域十大事件”。
报告标题:城市体检遥感应用与实践
报告简介: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工作要求,住房城乡建设部自2018年以来,持续指导各地开展城市体检工作,建立健全城市体检评估机制,遥感技术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2025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要求全面开展城市体检评估。随着工作的广度深度不断拓展,城市体检对遥感技术的运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报告介绍了城市体检工作发展历程和城市体检遥感应用情况,对城市体检和城市遥感的技术发展提出思考和展望。
赵雷
个人简介:赵雷,昆明市测绘管理中心(昆明市自然资源调查中心),正高级工程师,注册测绘师。长期从事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国土空间规划、自然资源信息化等技术工作。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春城计划”高层次青年拔尖人才、昆明市有突出贡献有限专业技术人员,省市多领域专家,中国地质大学、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获得省部级科技奖项6项,撰写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报告标题:时空遥感助力生态安全与保护
报告简介:遥感智能解译作为人工智能与地理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自然资源管理与生态安全监测的范式。从传统的“人机交互”到“机器自主”的跃迁,从“数据生产”到“知识创造”的升级,遥感智能解译技术不仅显著提升了监测效率与精度,更构建了“空天地网”一体化的智能监测新生态,为美丽中国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本报告结合地方卫星遥感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系统分析遥感智能解译的技术原理,并结合在云南省和昆明市地方耕地保护、调查监测、卫片执法、地灾预警、火情监测、特色经济作物监测、流域生态安全韧性评价等领域的应用案例,揭示这一技术如何赋能区域自然资源管理与生态安全预警的数字化转型。
魏汝兰
个人简介:魏汝兰,广东南方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研发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中国测绘学会对地观测工作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时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与产品化工作。主持的时空大数据智能服务平台获全国“兴智杯”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全国一等奖。负责人工智能+地理信息的落地应用,主持了AI+自然资源、AI+城市管理、AI+企业应用等多个行业领域的工程化落地工作。申请发明专利21项,已获得授权5项;发表核心论文2篇;参与编制国家标准2项。
报告标题:大模型+遥感:驱动行业智能化变革
报告简介:当前,遥感数据迈入爆发式增长阶段,传统人工解译方式已难以应对高效处理的需求。与此同时,国家“人工智能+”行动的深入推进,为AI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带来重大机遇。在此背景下,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正成为推动遥感领域智能化变革的关键力量。
本报告系统梳理了南方数码在人工智能与遥感融合领域的探索与实践。围绕高质量样本稀缺、模型泛化能力弱、建设周期长等行业共性难题,构建了以“大模型+遥感”为核心的四大能力体系:高质量样本库建设、高性能模型研发、高效AI中台搭建,以及开源与大模型技术的集成应用。报告进一步展示了该体系在自然资源、水利、港口、电力等行业的落地案例,验证了其在提升作业效率、降低开发成本、推动智能化转型方面的显著成效,为“大模型+遥感”的产业应用提供了可复制的路径参考。
分论坛预告:
科技融智·智绘文保:智能化测绘引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新质发展
陆海一体空间基准理论及应用暨空间基准全国重点实验室坤舆论坛(第二期)
↓↓ 了解更多产业要闻 ↓↓
请将我设为星标★
>>协会通知
>>近期要闻
>>协会通知
>>近期要闻
>>协会通知
>>协会通知
>>协会通知
>>协会通知
>>协会通知
>>协会通知
>>近期要闻
>>近期要闻
>>近期要闻
“企业家风采”“民企之光”“创新之声”“精品成果秀”“会员喜讯”“新品发布汇”“产学研合作”“国际市场”“专精特新”“科普”等主题宣传(专栏)长期征稿,欢迎投稿!
联系人:李娟 13370105015(微信)
邮箱:xc@cagis.org.cn
欢迎参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