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分论坛预告丨实景三维,数字赋能,创新驱动,智绘地球
最新动态
分论坛预告丨实景三维,数字赋能,创新驱动,智绘地球
2025-10-283



分论坛

实景三维,数字赋能,创新驱动,智绘地球








图片
时间

11月7日上午 08:30—12:10

地点

德清国际展览中心4号馆宴会厅A

承办

中国测绘学会实景三维工作委员会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实景三维技术创新工作委员会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实景三维城市工作委员会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政务信息工作委员会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

吉奥时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测绘局

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泰瑞数创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主持人





图片

翟亮


个人简介:翟亮,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研究所(自然资源行业密码应用研究中心)所长(主任),自然资源部科技领军人才,兼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age and Data Fusion》副主编,国际制图协会(ICA)地理空间分析与建模委员会副主席,世界大自然保护联盟(IUCN)KBA中国专家组成员等。主要从事实景三维建模与安全应用、导航电子地图空间位置安全芯片研发、自然资源监测与分析等工作。











报告嘉宾





图片

刘纪平


个人简介:刘纪平,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总工,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自然资源部高层次领军人才(二梯队)及实景三维中国建设专家组副组长,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青年科技奖、夏坚白院士测绘事业创业奖获得者,国际制图协会(ICA)副主席,中国测绘学会会士及实景三维工作委员会主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期从事空间辅助决策、网络地理信息挖掘与治理、应急地理信息服务等方面的研发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7项。

报告标题:实景三维中国技术及标准体系建设进展

报告简介:自2023年第一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以来,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坚持“数据为王、应用为本、创新为要、安全为基”总基调,数据要素供给不断丰富、数据要素价值有效释放、关键技术实现重要突破、时空赋能水平明显提升,取得丰硕成果和扎实进展。本报告围绕构建“立体化重构、实体化建模、真实化表达、知识化服务”数智化技术体系,系统总结两年来实景三维数据采集、建库、共享、服务等关键技术进展,并就实景三维中国标准体系构建、国际合作交流等建设情况进行介绍,最后从成果形式、服务方式、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等方面对实景三维后续建设思路进行展望。







图片

朱庆


个人简介:朱庆,西南交通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实景三维中国建设专家组成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科技领军人才,首批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四川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最美铁道科技工作者,智慧城市先锋榜领军人物,四川省智慧城乡大数据应用研究会会长。长期从事地球空间信息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数字高程模型、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孪生等方面做了基础性和开拓性工作。

报告标题:多源数据融合的精细三维城市模型智能更新方法

报告简介:精细三维城市模型是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建设的关键基础信息,主要生命力在于现势性。然而,已有更新方法数据源单一且主要依赖人工,一个城市域的三维城市模型更新速度远远落后于城市更新的实际情况,严重制约城市的精准化管理应用。报告介绍了多源数据融合的单体化精细三维城市模型智能更新方法,根据倾斜影像和激光扫描点云等多源数据在分辨率、精度和噪声特点等方面的互补特点,创新时序三维数据的非监督自主学习和模型的记忆更新,显著提升城市尺度精细三维更新建模的自动化程度,包括二三维特征点统一描述的自主对比学习,获取多源多维数据的匹配信息;多源数据高精度几何信息整体平差,消除多源数据几何不一致性;时序多点云数据的非监督表征学习与场景理解,发现广域城市实体要素变化;城市要素实体的参数化三维更新建模,动态构建精细三维模型。







图片

吴志刚


个人简介:吴志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数据领域首席专家、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数据流通利用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全国数标委数据流通利用标准工作组秘书等。长期从事数据领域的标准研制、实践应用、决策支撑及理论研究。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曾挂职任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中心(贵州省信息中心)副主任。参与编写《数据治理之论》《数据治理之路——贵州实践》《数据治理之法》《数据为王:打开工业数据治理之门》《数据要素领导干部读本》《首席数据官管理手册》等多部专著和译著,在国内期刊杂志发表文章20余篇。

报告标题: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配套政策解读

报告简介:全面解读公共资源开发利用配套政策内在逻辑,促进数据价值充分释放。







图片

张和成


个人简介:张和成,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安徽省测绘局局长、党组书记。长期从事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具有丰富的行政管理与专业技术经验。熟悉全省基础测绘、地理国情监测、测绘成果应用与服务等领域。担任安徽省测绘局局长以来,致力于推动全省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强化科技创新,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为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自然资源管理及重大工程建设提供坚实的测绘保障。

报告标题:编码赋能 智管空间——安徽省地理实体身份编码试点的经验与启示

报告简介:聚焦安徽省地理实体身份编码试点项目,深入剖析在国家战略导向与时代发展趋势下,该项目实施的核心价值与重要意义。基于试点项目背景,全面梳理工作流程与关键步骤,并对整合应用实践的成果进行系统总结。同时,围绕试点过程中的统一标识体系建立、实体编码及全生命周期动态管理等关键点进行详细阐述,旨在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为全国自然资源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提供示范样本与实践参考。







图片

张志华


个人简介:张志华,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院长、二级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全国工程测量工匠、中国智慧城市领军人物;兼任自然资源部测绘地理信息智库委员会委员、中国地图文化创意产业联盟理事长、中国测绘学会常务理事。获全国测绘科技进步奖、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优秀测绘工程奖白金奖、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重要奖项80余项;主编、参编《青岛文化地图》等著作10余项;获国际制图大奖9项,其中2项填补国内空白。

报告标题:时空信息支撑低空经济发展青岛实践

报告简介:本报告从青岛实践探讨时空信息与低空经济如何双向赋能、协同发展。报告首先将介绍低空经济的时代背景与青岛市在无人机应用领域的应用基础,随后,重点汇报无人机等设备在青岛市在实景三维城市建设、应急保障、城市更新与管理等低空遥感场景中的应用,并阐述实景三维作为关键的新型基础设施,如何具体支撑低空基础设施规划、航路网络规划及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构建。报告通过总结“青岛实践”的经验,旨在为时空信息技术更好服务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图片

张建英


个人简介:张建英,嘉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嘉兴市规划管理服务中心(嘉兴市测绘地理信息中心)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浙江省测绘学会副理事长,原嘉兴市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理事长;嘉兴市“南湖百杰”暨专业技术带头人;曾获浙江省“最美测绘人”,全国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先进个人暨省部级劳动模范。多年来,一直从事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主持完成国家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智慧嘉兴时空大数据平台国家试点建设以及国家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嘉兴试点工程,并获国家测绘、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奖等奖项二十多项。

报告标题:实景三维嘉兴建设与应用实践

报告简介:实景三维建设是支撑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本报告分享了嘉兴实景三维建设与应用经验,从新型产品、平台优化、管理机制以及应用实践几个方面介绍了以地理实体为核心的二三维一体时空数据库建设,分享了以空间身份编码为纽带的政务信息关联和时空信息知识服务的创新实践,展示了实景三维建设成果在支撑自然资源管理、赋能政府管理决策、助力数字经济发展、服务百姓美好生活等方面的应用实践,为全面融入自然资源管理体系和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图片

杨健


个人简介:杨健,吉奥时空技术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武汉英才,光谷优秀青年人才,长期从事地理信息、数字孪生、大数据等多个领域研究工作,授权发明专利11项。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测绘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自动化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先后参与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参与2项国家标准编写。

报告标题:打造全域数字智能空间

报告简介:本报告围绕打造全域数字智能空间,探讨数字时代、智能时代GIS发展模式的变革,研究提出通过全域数字化映射、智能感知、动态仿真推演、智能决策支持,重构人类与物理世界的交互方式,强化人类对物理世界的认知、管理和干预能力,并重点从数字地理空间的构建、时空数据的建库管理、大数据智能计算技术、实时感知、生态共建以及典型应用案例等多个方面进行阐述和论证,激活数字空间应用新生态。







图片

张磊


个人简介:张磊,广州南方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维激光与航测事业部总经理,深耕激光雷达领域十余年,专注于装备研发与点云应用。带领团队攻克关键技术,成功研制轻量化测绘级地面扫描系统及全自主移动测量方案,大幅提升作业效率。主导开发符合中国制图标准的一体化点云处理软件,实现从采集到处理的全流程覆盖。致力于推进激光雷达国产化,降低技术使用门槛,以自主创新产品为行业智能化发展持续赋能。

报告标题:融合·赋能·驱动:多源激光测绘技术构筑智慧地球实景基底

报告简介:多源激光测绘技术正通过全天候、高精度、强穿透的采集能力,构筑智慧地球的实景基底。面对进口设备成本高、流程复杂等痛点,以架站式与移动测量系统协同、硬件与智能软件深度融合,形成全链路自主解决方案,可显著降低使用门槛,提升数据采集效率与精度,有效控制综合成本,并为测绘、城市规划、灾害监测等场景提供坚实技术支撑,持续推动高精度空间信息服务的规模化落地与行业智能化转型。







图片

刘丹


个人简介:刘丹,华为公共事业军团数字政府首席专家,地理信息博士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担任智慧空间规划工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服务贸易协会科创委副主任委员,住建部网信专家委、公安部通标委、全国应急减灾标委会(TC307)、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安防协会和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专家,国家科技部、财政部评审专家。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通信学会、中国电子学会和中国指挥调度学会高级会员。获省部级科技奖10余次,获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24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报告标题:构建新型时空数智化基础设施,助力自然资源高质量发展

报告简介:自然资源行业是最复杂的时空数据高地,具有多样、多维、复杂等特点,需要更加专业的ICT能力进行支撑和赋能。在新质生产力时代,以“一张图”为核心工程,数字化赋能自然资源高质量发展,支撑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构建新型数智基础设施体系是自然资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华为作为ICT技术的提供者,聚焦行业智能化方向,以华为2012实验室为技术研究与创新的抓手,专注于前沿技术研究、技术竞争力及新产业孵化。构筑了“存、算、数、智、人才”一体化的时空数智基础设施体系,在时空数据云、时空数据治理、时空智能计算和时空建模渲染等方面全面融入AI和云计算能力,并推动AI算力和基础大模型在国土、海洋、地质等智能化场景的应用落地。




第二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

关于举办第二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的通知(第三号)

关于举办第二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的通知(第二号)

关于举办第二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的通知(第一号)

分论坛预告:

时空地理数据安全防护与要素潜能激发
“北斗+”具身智能与时空智能青年科学家论坛
组合定位与场景感知

自然资源管理与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论坛

弹性PNT与智能应用

多源时空智能与创新应用

拥抱人工智能,赋能工程测量创新发展

边海地图研究护航国家边海权益

低空经济与低空遥感

北斗/GNSS散射信号陆海面遥感技术及应用

大地测量发展与北斗时空服务

低轨卫星导航定位及应用

共筑“芯”生态,智联新出行

科技融智·智绘文保:智能化测绘引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新质发展

陆海一体空间基准理论及应用暨空间基准全国重点实验室坤舆论坛(第二期)

卫星遥感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泛在空间定位技术与应用

低空经济前沿技术

低空安全分论坛

时空智能赋能智慧城市

地图文化与时空智能

精准时空智能创新应用

“一张图”地理底图建设与应用创新


↓ 了解更多产业要闻 ↓↓

请将我设为星标

来源: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转载请注明来源,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大会官网)


编辑:李   娟
审核:余   青

>>协会通知

>>近期要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征稿启事
          图片

          企业家风采民企之光创新之声精品成果秀会员喜讯”“新品发布汇”“产学研合作”“国际市场”“专精特新科普等主题宣传(专栏)长期征稿,欢迎投稿!


          联系人:李娟 13370105015(微信)

          邮箱:xc@cagis.org.cn

          图片
          图片

          欢迎参会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