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分论坛预告丨地图文化与时空智能
最新动态
分论坛预告丨地图文化与时空智能
2025-10-24108



图片


地图文化与时空智能

分论坛


时间:11月7日 13:30-17:30

地点:德清国际展览中心2号馆3层E305



承办单位:

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

海克斯康测绘与地理信息系统(青岛)有限公司

徕卡测量系统(北京)有限公司

山东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智能化测绘与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



致辞嘉宾

图片

李维森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会长


图片

陈平

自然资源部地理信息管理司司长


主持人

图片

丁鹏辉

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个人简介: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自然资源部地图文化与时空信息科技创新团队首席专家。获中国测绘学会首届“测绘地理信息创新巾帼人物”、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女企业家”等称号。兼任中国地图文化创意产业联盟秘书长、中国测绘学会科学普及工委会副主任委员等。获全国测绘科学技术奖、海洋工程科技奖、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等50余项。编写《海岸带测绘技术》等国家重点图书及行业标准10余部。


屏幕截图 2025-10-22 134939.png

季红专

海克斯康测量系统大中华区CTO

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

个人简介:现职海克斯康测量系统大中华区CTO、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2000~2004年参与了徕卡经典产品TPS1200/GPS1200的研发,也参与了徕卡上海软件研发中心筹建,后任职徕卡测量系统大中华区产品技术副总裁、海克斯康Smart X研究院副院长,一直致力于带领团队推动徕卡产品本地化和行业应用方案发展,带领团队完成了十余款创新产品和上百款应用方案研发,赋能客户,助力行业发展。

报告嘉宾

图片

王家耀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个人简介: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主要从事地图学理论、地理信息系统、网格地理信息服务及时空大数据理论、技术与应用研究。主持并完成国家及军队重点科研项目20余项、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研究项目5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国防科技奖二等奖1项;获原总参谋部“人梯奖”、全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中国测绘学会“杰出贡献奖”、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报告主题:创造性传承与创新性发展:中国地图学的快速发展之路 

报告简介: 在当前人工智能浪潮奔涌的新时代,地图已超越了传统纸质载体的局限,正经历一场由时空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时空赋能可以极大地拓展和深化地图的文化内涵,聚焦时空智能持续为地图文化注入新活力,不仅使地图能够实时感知、分析与预测,还催生了动态、可交互、沉浸式的地图新产品,丰富了地图的文化表达与叙事能力。未来地图学的发展更需要“守正创新”,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推动地图文化在智能化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与社会民生。


图片

张志华

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个人简介:张志华,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院长、二级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工程测量工匠、中国智慧城市领军人物;兼任自然资源部测绘地理信息智库委员会委员、中国地图文化创意产业联盟理事长、中国测绘学会常务理事。获全国测绘科技进步奖、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优秀测绘工程奖白金奖、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重要奖项80余项;获国际制图大奖9项,其中2项填补国内空白。主编、参编《青岛文化地图》等著作10余部。

报告主题: 地图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工作实践

报告简介: 地图文化,是以地图为载体,融合了地理、历史、艺术、科技等多领域知识的一种文化形态。报告结合具体应用案例,介绍青岛以“地图+”为核心,以文化创意为突破口,开展地图制图、地理信息技术与艺术、美术、优秀传统文化、数字新媒体等跨学科融合研究,打造“科技+文化”双向赋能的创新模式;探讨通过开放服务与交流、重大活动保障、科普教育、新媒体宣传等提升地图文化国际影响力和行业认知度,展示青岛在探索地图文化科技融合与创意转型发展方面的工作成果与经验。



图片

任福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副院长

个人简介: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地图学理论探索、智能制图技术研发、行业地图集编著服务、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开发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子课题各1项,参加4项国家标准编制,曾获得测绘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一等奖、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等各1项。兼任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中国测绘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担任《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时空信息学报》等杂志编委。

报告主题:地图:文化与智能

报告简介:结合当前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新型智慧城市等时代需求,溯源地图的源起与演化,分析地图学刻画世界的7对基本矛盾和“数-形-图-谱”四重思维框架,深入解读地图集承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等多重属性,从“数字、数智和数治”等三个技术途径、“图像、图象和图相”等三个认知层面和“地表、地理和地球”等三个制图对象的多种维度,解析智能制图内涵与外延,进而为推动地图文化繁盛几点建议,为国内同行提供参考。


图片

汪冰

湖北省地图院副院长、教授级高工

个人简介:湖北省地图院副院长、教授级高工,自然资源部地图文化与创意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地图编辑设计和地图文化研究工作。主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域界线详图集》《湖北省地图集》《湖北省自然资源系列地图》《湖北省自然资源地图集》等优秀的地图作品,获首届自然资源文化创意大赛实物类金奖、全国优秀地图作品裴秀奖金奖、测绘科学技术奖等十多项奖励。

报告主题:自然资源地图集设计思维

报告简介: 为体现湖北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湖北省自然资源地图集》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之际付梓出版。图集设计从自然生态特色、各类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管理与生态环境治理、各地自然禀赋四个维度,以“自然禀赋到绿色发展的路径”为核心叙事主线,讲述完整和逻辑严密的“湖北自然资源故事”,打破按资源类型划分的形式,采用“极目楚天—富饶资源—绿色发展—城市新篇”的四元结构,层层递进,体现了生命共同体的系统理念。

图片

袁强强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教授、副院长

个人简介:袁强强,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湖北省杰青。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全球最佳学术新星奖(Research.com评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RSE、ISPRS Journal PE&RS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论文总被Nature、Science等期刊引用17000余次(谷歌学术)。担任 JAG、遥感学报、GSIS、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等期刊的副主编或编委。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武汉大学青年五四奖章等。

报告主题:关键水文参数时空智能反演-重构与应用

报告简介:水文参数机器学习反演与重构是通过数据驱动方法,从遥感或地面观测数据中提取关键水文变量的核心技术。利用机器学习(如随机森林、深度神经网络等),可高效融合多源异构数据(卫星遥感、气象站、模型输出),克服传统物理模型计算复杂、参数率定困难的局限,实现高精度、时空连续的水文参数反演与重构,为智慧水利、精准农业和灾害管理提供动态决策支持。本报告将围绕该研究方向,介绍本团队在机器学习关键水文参数反演与时空重构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图片

曾佳

国汽大有时空科技(安庆)有限公司 

首席产品官

个人简介:15年以上的车厂服务经验,深入了解智能网联汽车与高精度地图。曾参与武汉中海庭数据技术有限公司组建,并负责高精度地图相关产品设计。现任大有时空科技(安庆)有限公司首席产品官兼地图事业部总经理,参与多项车路云地图相关标准制定与白皮书编制。

报告主题:基于自动驾驶数据闭环的时空数据智能工厂

报告简介:无人化浪潮下,各种社会存量传感器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环境感知,基于算法手段,对泛感知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形成时空数据产品集,面向无人化系统进行反哺,形成数据应用闭环。本报告从时空数据的众源采集模式、AI处理方法、数据产品类型、以及在车路协同领域的应用案例等若干方面进行阐述,探讨闭环模式下时空数据的加工与应用。


图片

刘楠

徕卡测量系统(北京)有限公司 

航测实景三维事业部副总经理

个人简介:刘楠,200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现担任海克斯康大中华区航测实景三维事业部副总经理,北京测绘学会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委会委员。从2007年开始一直从事于徕卡激光雷达、航空相机、数据处理系统的产品技术研究和生产体系管理工作,先后完成了国内第一台推扫式相机ADS40、第一台机载激光雷达ALS50、第一台单光子激光雷达SPL100、第一台混合型倾斜相机CityMapper-2、第一台混合型航测系统CountryMapper等国际上先进航空测量设备的技术引进、行业应用和客户服务工作,保障国内用户先后完成了几十项国家级的重点项目,为国内航空测量技术的高质量数字化发展起到了重要引领和支撑作用。

报告主题:时空信息赋能低空经济产业发展

报告简介: 海克斯康徕卡测量系统在测绘和地理信息技术领域深耕百年,利用空天地多元化测量产品实现全方位数据数据采集,打造空地协同的数字孪生数据底座,结合多维慧融平台构建时空智能系统,从数据采集到数据生产、从成果展示到行业应用,全方位全流程地在实景三维中国建设中发挥了重要技术引领作用,同时将继续响应国家号召,为低空经济的产业发展提供更加全面、更加高效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第二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

关于举办第二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的通知(第三号)

关于举办第二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的通知(第二号)

关于举办第二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的通知(第一号)

分论坛预告:

时空地理数据安全防护与要素潜能激发
“北斗+”具身智能与时空智能青年科学家论坛
组合定位与场景感知

自然资源管理与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论坛

弹性PNT与智能应用

多源时空智能与创新应用

拥抱人工智能,赋能工程测量创新发展

边海地图研究护航国家边海权益

低空经济与低空遥感

北斗/GNSS散射信号陆海面遥感技术及应用

大地测量发展与北斗时空服务

低轨卫星导航定位及应用

共筑“芯”生态,智联新出行

科技融智·智绘文保:智能化测绘引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新质发展

陆海一体空间基准理论及应用暨空间基准全国重点实验室坤舆论坛(第二期)

卫星遥感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泛在空间定位技术与应用

低空经济前沿技术

低空安全分论坛


↓ 了解更多产业要闻 ↓↓

请将我设为星标

来源: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转载请注明来源,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大会官网)


编辑:李   娟
审核:余   青

>>协会通知

>>近期要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征稿启事
          图片

          企业家风采民企之光创新之声精品成果秀会员喜讯”“新品发布汇”“产学研合作”“国际市场”“专精特新科普等主题宣传(专栏)长期征稿,欢迎投稿!


          联系人:李娟 13370105015(微信)

          邮箱:xc@cagis.org.cn

          图片
          图片

          欢迎参会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