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遥感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分论坛
时间:11月7日 13:30—17:30
地点:德清国际展览中心2号馆3层E302
承办单位:
二十一世纪空间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北京高德云图科技有限公司
青海省自然资源遥感中心
致辞嘉宾
主持人
二十一世纪空间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屈鸿钧,二十一世纪空间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是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遥感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中国测绘学会第十三届理事会理事,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兼职地理信息产业研究员。长期专注于空间大数据挖掘应用、商业航天产业发展。2011 年率先提出图像分析的“自动/半自动解译”与 “工程化与智能化”的相关技术与实现方法。2014 年起,申请“多源影像知识库解译方法”等专利,获多项奖励和荣誉称号。 |
辽宁宏图创展测绘勘察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莉萍毕业于武汉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注册测绘师,现任辽宁宏图创展测绘勘察有限公司董事长。作为地理信息领域的资深专家,刘莉萍长期深耕行业一线,担任中国测绘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常务理事等重要职务。同时,她还兼任辽宁省海洋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及沈阳市数字经济协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 |
报告嘉宾
关盛勇
二十一世纪空间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个人简介:现任二十一世纪空间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正高级工程师,长期以来专注从事卫星遥感应用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和开发,致力于将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应用和服务于智慧城市建设领域,对卫星遥感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有深刻的理解,先后主持多项国家重大项目,多次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组织和参与研发共计申请著作权60余项,获得已正式授权的发明专利3项。
报告主题:北京系列卫星助力新质生产力 服务千行百业
报告简介:在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浪潮中,精准、高效的空间信息已成为关键要素。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来自空间的信息赋能。由二十一世纪空间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自主运控的“北京系列”卫星,正是这样一支高精度、高效率的空间感知力量。该系列卫星具备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先进的甚高分辨率遥感能力,能够为决策和使用者提供更加即时、精准、便捷的空间信息服务。本报告将重点阐述,我们如何将卫星的尖端观测能力,深度融合于产业创新的前沿,将尖端空间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赋能传统产业升级,孵化新兴业态,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空间动能”。
韩国超
辽宁宏图创展测绘勘察有限公司总经理
个人简介:武汉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毕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辽宁宏图创展测绘勘察有限公司创始人,长期致力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时空大数据平台、人工智能分析、遥感影像智能解译等前沿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化应用。在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战略升级方面具有深刻见解与成功实践。已发表学术论文3篇,申请发明专利7项,荣获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奖项15项。个人曾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沈阳市高层次人才、兴辽英才计划创业领军人才、沈阳市创新型企业家等多项荣誉,是地理信息与智慧城市交叉领域的资深实践者与领军人物。
报告主题:基于GIS与AI深度融合的大数据监督治理平台研发与应用
报告简介:基于地理空间信息底座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一体化大数据监督治理平台,重塑城市治理的新范式。平台深度融合多源地理信息数据、遥感影像与政务数据,依托AI驱动的智能比对与精准识别能力,实现城市治理问题的“全维度体检”。通过构建“数据感知—智能诊断—协同治理—效能评估”的闭环管理体系,推动城市治理从被动处置向主动发现、从经验决策向数据决策转型,形成“以监督促治理、以治理优管理”的长效运行机制。该平台不仅显著提升政府行权规范性与治理精细化水平,更为构建“可感知、能预警、善治理、有韧性”的智慧城市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与实施路径。
刘 雨
高德软件有限公司高级算法工程师
个人简介: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现任高德地图高级算法工程师,主要负责三维AI重建方向的研究与开发工作。致力于将前沿的AI技术应用于大规模、高精度的三维世界构建。
报告主题:高德在卫星影像AI三维重建领域的探索
报告简介:如何利用少量卫星影像快速、低成本地构建一个真实、广阔的三维数字世界,是当前地图与三维视觉领域的核心挑战。本次报告将聚焦高德自研的“云境”三维世界引擎,分享其在AI卫片建模这一前沿方向上的探索与突破。我们将详细介绍,“高德云境”是如何摒弃传统依赖密集航拍或激光扫描的重资产模式,转而利用先进的生成式AI大模型,仅通过稀疏的卫星影像输入,便能高效重建出大规模、高保真的城市三维模型。
潘 俊
武汉大学教授
个人简介:武汉大学教授,博导,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珞珈三号02星遥感地面系统主任设计师、珞珈四号遥感处理系统主任设计师,长期从事国产光学卫星数据处理方法研究和系统研制工作,先后主持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高分对地观测重大专项等10余项国家级项目,发表SCI论文50余篇,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我国高分、资源、遥感、海洋等多个系列卫星数据处理任务。
报告主题:低轨遥感星群信息实时智能服务
报告简介:当前遥感卫星正从传统的单星、星座向通导遥融合的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低轨巨型遥感星群是通过数千颗具备通信、导航和遥感功能的卫星,构建而成的网络化、智能化的对地观测服务系统,能够实现全球覆盖、多维感知、即时响应和信息智能服务,是国家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也是当前航天领域发展的前沿和热点。报告讲述了巨型遥感星群发展过程、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取得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
辛兵厂
青海省自然资源遥感中心(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青海数据与应用中心)技术部主任
个人简介: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主要从事自然资源多源遥感数据处理与应用工作。近些年主要技术负责完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青海省正射影像制作、全省年度自然资源卫片执法监测、全省年度遥感卫星影像统筹服务能力建设等近60余项重点工作,获多项测绘地理信息奖项。主持完成青海卫星遥感综合应用服务系统、青海省自然资源遥感智能解译系统、高分一站式综合服务系统等多个业务支撑系统。完成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4项,发表论文9篇,科技成果登记3项,软件著作4项。
报告主题:多源遥感赋能青海省自然资源高质量发展
报告简介:立足青藏高原东部区域工作环境、数据、人才等实际情况,以高质量服务全省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为目标,从“空天地”对地观测体系构建、多源遥感数据自动处理与广泛共享、自然资源变化信息与要素智能提取、自然资源动态监测(国土变更、自然资源执法、乱占耕地建房、耕地非农化、矿产越界开采、重要自然资源要素等)“一监多用”、地质灾害隐患监测、应急测绘保障等重要工作技术体系与工作机制方面,展示青海省多源遥感支撑全省自然资源管理相关工作与研究情况。
林昀
宁波市测绘和遥感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个人简介:高级工程师、注册测绘师,空天遥感所所长,主要从事自然资源规划领域低空经济发展、城市级卫星遥感应用中心建设运维、实景三维宁波建设等工作,宁波市甬江人才工程领军拔尖人才,宁波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主持省自然资源厅科技项目、市级重大工程项目、科研项目10余项,获部、省科技奖项20余项,在北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获10余项专利、软著,参编行业和地方标准4项。
报告主题:遥感技术赋能城市智能感知和立体监测体系建设
报告简介:遥感技术作为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正推动城市治理从二维平面走向三维立体。本报告介绍了通过融合卫星遥感的长时序观测、无人机的高精度探测与地面物联网的实时感知,构建了城市级立体监测体系。创新性突破多源数据时空配准、语义融合、智能推理等关键技术,自主研发城市智能数据中枢,实现城市运行要素的厘米级定位、秒级响应与自主决策,为滨海城市治理提供了“感知即服务”的智慧解决方案。
林 聪
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
个人简介:南京大学地理学博士,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博士后,测绘股份战略与创新技术中心副主任。围绕遥感影像智能解译、时空样本迁移模型、多模态时空信息分析等研究方向,发表SCI、EI论文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获得中国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等5项科研奖励,获批江苏省“双创博士”、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地下空间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遥感地理信息青年科技奖等荣誉。
报告主题:时空信息感知智能平台建设与关键技术研究
报告简介:随着“空天地海网”一体化协同观测数据体系逐步完善,点云、影像、视频等多模态时空数据的获取能力显著增强,为自然资源、住建、生态环境等行业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当前时空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能力仍面临突出挑战,自动化、智能化与实时化水平尚难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为切实提升业务生产效率,测绘股份自主研发了“时空信息感知智能平台”,重点突破了基于影像、视频与点云等多模态时空数据的智能识别与分析算法,实现了面向多样化业务场景的自动化信息提取。该平台已成功应用于自然资源调查监测、高精地图底图生产、城市内涝安全预警等多个领域,显著提升了时空信息处理的效率与智能化水平,为行业提供了更加高效、精准的技术服务支撑。
分论坛预告:
↓↓ 了解更多产业要闻 ↓↓
请将我设为星标★
>>协会近期直播
>>协会近期直播
>>协会通知
>>协会通知
>>协会通知
>>协会通知
>>协会通知
>>协会通知
>>近期要闻
>>近期要闻
>>近期要闻
“企业家风采”“民企之光”“创新之声”“精品成果秀”“会员喜讯”“新品发布汇”“产学研合作”“国际市场”“专精特新”“科普”等主题宣传(专栏)长期征稿,欢迎投稿!
联系人:李娟 13370105015(微信)
邮箱:xc@cagis.org.cn
欢迎参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