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分论坛预告丨低空经济前沿技术
最新动态
分论坛预告丨低空经济前沿技术
2025-10-24151



图片

低空经济前沿技术论坛

时间:

2025年11月7日(周五)下午13:30-17:30

地点:

德清国际展览中心5号馆206


承办单位: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低空经济工作委员会

莫干山地信实验室

北京建筑大学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国际时空信息综合服务专业委员会




致辞嘉宾

图片

陈军 

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军,中国工程院院士,航天测绘与地理信息专家,莫干山地信实验室主任,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教授,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低空经济工作委员会首席科学家。长期从事时空信息与赋能应用研究,曾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成果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全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联合国首批SDG 最佳实践,以第一完成人获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世界地理信息技术创新奖等。当选国际科学联合会(ISC)会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为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终身荣誉会员、中国测绘学会会士、中国地理学会会士。
现任兼任自然资源部“实景三维中国建设”专家组组长、全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标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测绘学会副理事长;曾任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主任、ISPRS主席、中国GIS协会会长。
       

主持人

图片

高崟

 莫干山地信实验室、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正高级工程师


高崟,博士,现任莫干山地信实验室实景三维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正高级工程师、主任工程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人才工程青年科技人才,全国自然资源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国际宇航科学院(IAA)低空经济研究组主要成员、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低空经济工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测绘学会地图制图与GIS专委会委员、时空信息学报青年编委、浙江工业大学兼职导师等。长期致力于实景三维中国建设与赋能应用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浙江省尖兵计划项目、自然资源部部省合作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及重点工程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出版专著1部,授权发明专利16项,参与编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多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

报告嘉宾

图片

董振宁

高德地图 副总裁


个人简介:

      董振宁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拥有电子工程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双硕士学位。2004年加入高德创始人团队,目前负责高德地图最具潜力的ToB业务群。主持构建了多个高德核心服务平台,包括高德在线导航平台、高德实时交通处理与发布平台,以及高德实时交通应用服务平台和MaaS绿色出行碳普惠平台等。

牵头打造一体化出行服务平台,助力交通强国建设。其中“综合交通大数据提升综合交通运输服务便捷化”项目,也成为交通强国建设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专项中首个通过预验收的试点任务。
在产业服务上,一直秉承科技创新理念,助力推动交通、物流、能源、金融、文旅等产业数字化升级。面向AI时代城市与产业发展,带领团队自主研发首个时空产业融合大模型“云睿”和基于沉浸式AI三维重建技术构建的时空孪生地图平台“云境”,并基于此构建时空智能城市智能体开放应用生态,推动在低空经济、交通治理、智慧零售、智慧文旅多领域应用。为加速推动产业AI+应用落地,助力360行数实融合,主导并联合多家基金发布时空产业基金联盟,致力于发现和扶持初创时空智能企业,在资金、技术、组织等多方面,为初创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构建时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个人获得专利数十项,并曾获得过中国地理信息科技进步特等奖、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科技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以及杭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首席顾问等荣誉称号。作为交通领域的资深专家,担任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副会长、中国公路学会理事、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低空经济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梅赛德斯奔驰可持续交通联合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等多项特约职务。

报告主题:《AI+低空立体交通的创新实践》

报告简介:

       立体交通的未来发展需要结合城市发展的演进,未来的城市将是“路空协同“,即地面交通和低空交通有机衔接的立体化空间。地面交通负责短途与日常通勤,低空交通则承担中长距离、高时效的出行需求。两者协同联动,才能真正实现交通效率的最大化与资源利用的最优化。因此,构建“路空协同”的城市三维立体交通体系,是未来城市出行的核心方向。高德依托三维时空数字底座,实现对城市空间的高精度建模与动态感知,打通地面道路与低空通道的数据链路,低空飞行器如evtol、无人机以及地面交通工具如货车、无人物流车的数据链接,为路空协同的立体交通提供精准导航、路径规划、安全预警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空中高德低空产业生态发展服务模式,聚合多元低空服务厂商,拉通服务与供给端,连接政府、企业与个人,实现需求匹配、资源调度与运营协同。通过技术、产业、服务支持低空立体交通关键技术攻关,降低创新门槛。这一“时空数字底座+产业聚合平台”的双轮驱动模式,推动交通服务从单一场景向多模态、系统性演进,最终将城市道路交通与低空飞行空间转化为可开发、可运营、可增值的生产要素。


图片

陈铁明

浙江工业大学地理信息学院 教授


个人简介:

       陈铁明,现任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博导,地理信息学院执行院长。同时担任复杂网络攻击智能检测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曾获杭州市十大科技英才、浙江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中国卫星导航协会低空经济工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开源软件技术发展委员会执行委员、浙江省人工智能学会空天智能分会副会长等。长期致力于网络空间与信息安全领域科研工作,主持国家基金重点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重大课题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 余篇,出版专著2部,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 100 多项,以第一完成人荣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奖金奖、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浙江省技术发明二等奖等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励。

报告主题:《低空智能系统的安全可信之道》

报告简介: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及低空经济的快速崛起,无人机新业态不断拓展应用边界,低空智能系统正成为国家战略产业。然而,低空系统的复杂架构与开放生态使其面临极大的安全风险挑战。报告将从低空经济的发展趋势切入,剖析低空智能系统的安全风险,围绕数据、软件、模型、服务与系统五个层面,分析潜在的安全威胁及可信关键问题,探讨低空系统的安全感知、可信计算、风险防控与智能协同等关键技术,提出安全、可信、可控的低空智能系统防护体系,为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全方位安全保障思路。


图片

陈正超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研究员


个人简介:

       陈正超,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遥感与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组建“苍灵”遥感团队,建立了超大规模遥感知识样本库,开发了遥感专用深度学习框架,研发了苍灵遥感大模型与智能体,开发了基于AI架构的全流程遥感大数据智能处理与产品生产业务系统,服务于应急管理、生态环保等8个行业60多家用户。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科院杰出成就奖、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一等奖等6项。
报告主题:《苍灵遥感大模型与智能体研究进展与体会》

报告简介:

       回顾发展历程,遥感数据处理经历了从人工目视解译到浅层机器学习,再到深度学习和大模型的技术飞跃,而遥感智能体则进一步将大模型的认知能力与专业工具的执行能力相结合,向着自主化、智能化的方向迈进的新阶段。本报告在总结从遥感大数据到智能解译,从大模型到智能体这一演进历程的基础上,分享了自主研发的“苍灵”遥感大模型和遥感智能体的设计思路、技术架构和功能实现,以及基于AI范式的新一代遥感数据处理与信息产品生产及服务的技术体系,最后结合在应急管理、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农村农业等领域的行业应用情况,给出了发展遥感大模型与智能体的体会与认知。

图片

高崟

 莫干山地信实验室、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正高级工程师


个人简介:

       高崟,博士,现任莫干山地信实验室实景三维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正高级工程师、主任工程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人才工程青年科技人才,全国自然资源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国际宇航科学院(IAA)低空经济研究组主要成员、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低空经济工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测绘学会地图制图与GIS专委会委员、时空信息学报青年编委、浙江工业大学兼职导师等。长期致力于实景三维中国建设与赋能应用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浙江省尖兵计划项目、自然资源部部省合作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及重点工程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出版专著1部,授权发明专利16项,参与编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多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

报告主题:《实景三维赋能低空经济的思路与实践》

报告简介:

       当前低空经济的核心是飞得起来、飞得安全、飞出效益,其显著特征是“飞行在空中,作用在地面”,并具备紧凑的空地连接和协同能力。近日,中办、国办、军委办联合印发文件指出基于实景三维中国构建低空数字底座,支撑应用场景有序拓展、空域管理质效提升、航路网运行便捷畅达。利用实景三维时空数据,可有效集成低空空域管理数据和低空运行态势数据,将低空空域变成可定标、可量化、可计算、可管理、可利用的时空数据空间,用时空数据说话,在三维空间研判,靠时空知识管控,继而构建权威统一的低空三维航图,发展低空三维导航,推动航路网智能管控,实现“空-地”一体的高密度、强安全、无人化低空规模飞行,支撑国家新型空域治理体系建设,助力低空经济的安全健康发展。


图片

肖青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研究员


个人简介:

       二级研究员,博导。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首席,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中科院怀来遥感综合试验站站长,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定量遥感专委会秘书长,遥感地面观测联盟理事长。研究方向为定量遥感反演机理和模型,无人机定量遥感应用,近年来从事低空经济相关领域研究。承担的项目有国家重点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高分重点专项、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等项目。

报告主题:《低空智联与飞行服务平台初探》

报告简介:

       报告介绍了低空经济新形势下低空智联网与飞行服务平台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结合实际应用需求,团队提出了构建低空安全智联网的思路,认为低空智联网是一张“全域覆盖”的通导监融合网络,是实现无人机“看得见、连得上、找得到、控得住、飞得好”的有效途径。同时报告还提出了构建低空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及低空智联飞行服务管理平台的思路,重点发展安全态势、全流程飞行管理、空域管理、计划管理、监视指挥、飞行用户管理服务等重要功能,同时报告展示了相关典型案例。


图片

宋彬

全国数字孪生与城市信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理事长,北京飞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个人简介:

       全国数字孪生与城市信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理事长、北京飞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孪生与未来城市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互联网协会数字孪生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水利信息工委会副主任委员,2021年智慧城市先锋榜-精英人物。二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工业领域、工程领域、智慧城市及资源环境领域BIM/GIS/CIM技术的基础平台研发、行业应用及多空间智能技术集成创新工作。

报告主题:《AI孪生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应用与实践》

报告简介:

       AI孪生是低空经济各领域应用的核心引擎,以国产自主底层技术为根基,构建“全空间、全要素、可计算”的低空数字底板,核心在于通过AI驱动二次重建,打通多源异构数据到行业需求的“鸿沟”,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深度融合。针对当前低空管理中存在的“看不见”、“呼不到”、“管不住”等问题,提供全空间地物孪生和全要素孪生方案,支持同感网络协同的干扰管理,利用精细化空域网格进行空域飞行资源管理,实现低空活动“看得见”、“呼得到”、“管得住”。


图片

邓万军

广州南方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集团项目应用事业部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个人简介:

       南方测绘总部项目应用事业部总经理,现任中国测绘学会地下管线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工程测量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长期致力于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获得多项省级测绘科技技术进步奖、工程奖,积极推动前沿技术在测绘地信项目中的应用,具备深厚的技术应用背景。

报告主题:《低空瞰测:基于自然资源调查监测领域的低空应用探索》

报告简介:

       随着技术的发展,?以无人机技术为核心的立体化调查监测应用不断深化拓展,突破了传统调查效率低、盲区多等痛点。报告将展示专业测绘级无人机技术的突破以及与人工智能、实景三维建模等相关技术的结合,并介绍低空相关技术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领域的多元应用实践。以技术赋能国土变更调查、耕地保护监管等场景,推动自然资源管理向动态化、智能化转型。


图片

聂荣建

慧通低空导航(浙江)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个人简介:

       毕业于西安地质学院(长安大学) 本科学历、工程硕士学位、MBA从业以来先后担任测量组长、项目经理、分公司总工程师、分公司总经理、集团公司总部部门负责人、子公司负责人等职务。作为负责人和主要参加人完成地理信息多项技术攻关和研发,承担完成多个城市地理信息项目,其中获得国家测绘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主持项目获得中国地理信息优秀工程奖30余项,获得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优秀论文2项。

报告主题:《从基站到云控:导航企业如何牵头打通“低空数据-空管平台-运营场景”

报告简介:

       围绕导航企业如何打通“低空数据-空管平台-运营场景”全链路展开。首先指出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前景广阔,但面临空间维度缺失、安全风险突出、算力模型不足等挑战。接着介绍慧通的能力优势,其导航低空智能体、AI-TEMS导航智算引擎及飞行管理服务平台,为低空飞行提供精准空间数据服务,解决导航精度等关键问题。然后阐述全链路解决方案,包括自研引擎提供智能路径规划、打造空管平台、动静态数据融合等。最后展示实践成果,如实现三维原型界面功能转化、拥有多项专利及合作试点案例。


第二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

关于举办第二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的通知(第三号)

关于举办第二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的通知(第二号)

关于举办第二届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大会的通知(第一号)

分论坛预告:

时空地理数据安全防护与要素潜能激发
“北斗+”具身智能与时空智能青年科学家论坛
组合定位与场景感知

自然资源管理与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论坛

弹性PNT与智能应用

多源时空智能与创新应用

拥抱人工智能,赋能工程测量创新发展

边海地图研究护航国家边海权益

低空经济与低空遥感

北斗/GNSS散射信号陆海面遥感技术及应用

大地测量发展与北斗时空服务

低轨卫星导航定位及应用

共筑“芯”生态,智联新出行

科技融智·智绘文保:智能化测绘引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新质发展

陆海一体空间基准理论及应用暨空间基准全国重点实验室坤舆论坛(第二期)



↓ 了解更多产业要闻 ↓↓

请将我设为星标

来源: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在“阅读原文”增加本文链接)


编辑:李   娟
审核:余   青

>>协会近期直播

>>协会通知

>>近期要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征稿启事
          图片

          企业家风采民企之光创新之声精品成果秀会员喜讯”“新品发布汇”“产学研合作”“国际市场”“专精特新科普等主题宣传(专栏)长期征稿,欢迎投稿!


          联系人:李娟 13370105015(微信)

          邮箱:xc@cagis.org.cn

          图片
          图片

          欢迎参会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