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民企之光丨奋斗者的登峰路——上海华测导航高质量发展纪实
最新动态
民企之光丨奋斗者的登峰路——上海华测导航高质量发展纪实
2025-09-252
图片




民企之光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大民营经济和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充分展示企业风采和创新成果,协会开设民企之光栏目,进一步加强对优秀民营企业发展成就、民营企业家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欢迎广大会员单位踊跃投稿!

走进企业,看高质量发展

奋斗者的登峰路——上海华测导航高质量发展纪实 

智能测绘就在身边

8月6日8时30分,连日大雨导致广州市白云区发生山体滑坡灾害。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测导航)立即派出专业技术支援团队,携带便携式合成孔径雷达、行者X500无人机、AA10激光航测系统等应急智能装备抵达现场,不仅迅速实现了风险区域的灾害实时监测与预警,而且高效采集了受灾区地形数据,输出受灾区DEM模型,并通过便携式合成孔径雷达,对垮塌山体进行了更加精准的形变监测。“这些数据对应急抢险工作来说真是太及时了!”一位救援人员竖起大拇指。
9月初,在湖北黄石长江近岸处,一艘搭载多波束设备的黄色无人船劈波斩浪,开展河道岸线巡查及桥墩区域水下地形测绘,仅仅35分钟,4.5万平方米水域测量数据输出完毕。“应用华测公司生产的无人船,我们在汛情预测、数据采集、巡查监管等方面的工作效能都大大提升。”黄石市水利和湖泊局副局长杨寒高兴地表示。
9月10日,记者在位于上海市青浦区华测导航总部的华测时空智能展厅中,见到了这些科技感十足的“测绘利器”。
“这就是华微系列无人船。它们有着强劲的动力和灵活的航行能力,可通过稳定的通信连接和集成化水域探测系统,搭载单波束、多波束完成水下地形测量。”华测导航海洋测绘业务线总经理吴彬告诉记者,就在上个月,华微6号实现了全面升级,一船打通多波束测量作业全流程,真正实现了无人化水域探测。
展厅仿佛是一个现代化测绘装备博物馆,不仅有测绘人的老朋友——RTK,也有适用于各种测绘需求的多旋翼无人机、固定翼无人机、激光航测系统、手持激光扫描仪,以及车载激光雷达、农机自动驾驶系统、边坡监测雷达、智能挖掘机引导系统等智能设备。
在展厅中高约一米的机台前,技术人员轻点平板,农机方向盘即按照规划路线来回转动调整,全程无需人为操控。
据了解,这是华测自主研发且功能不断升级的农机自动驾驶产品。通过高精度导航定位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的融合,可实现拖拉机、打药机、收割机等的自动驾驶,广泛用于农业“耕种管收”各环节,帮助农户解放双手,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增产增收。
“华测的农机自驾系统不仅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而且远销全球50多个国家。”华测导航MC&AG业务线总经理孙飞自豪地说。
在自动驾驶领域,华测导航也已完成了从技术储备到场景深耕的进阶之路,构建了“基础芯片、高精度算法、全球差分服务”全栈技术能力,自主研发的多款组合导航产品、惯导产品、乘用车前装产品正广泛应用于矿山、港口、配送、清扫等无人驾驶场景,定位单元累计交付超55万套。
在地质灾害监测装备展台,记者见到了各怀绝技的“地灾安全卫士”——一体化集成供电式GNSS监测站、多功能裂缝传感器、倾角传感器、雨量计、雷视融合多点位移监测仪……近年来,得益于自然资源部及各级地方政府持续支持,我国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预警能力持续提升。来自华测导航的微功耗多功能监测仪、一体化集成供电式GNSS监测站、雷视融合多点位移监测仪等普适型监测设备,在贵州、云南、四川和广西等地山区密切监视着点多量大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在防灾减灾中发挥着预警预报的重要作用。
“用精准时空信息构建智能世界”,展厅墙上的一行大字,闪亮而醒目。
科技实力是最大底气
今年是我国首次自主完成珠峰高程测量50周年,也是最新珠峰高程数据成功勘测发布5周年。
2020年5月27日11时,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克服重重困难,成功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随后,包括华测导航的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机在内的国产测绘装备顺利完成了珠峰高程测量任务,经受住了世界之巅严苛环境的极限考验。
这是中国测绘人的高光时刻,也是华测导航载入史册的骄傲。
在华测时空智能展厅内,一个巨大的珠峰模型记录着那段历史,旁边展示的则是曾经测量珠峰“身高”的同款装备。
“承担珠峰测量任务,本身就是对我们科技创新能力的检验。”华测导航总裁朴东国回忆,当时华测导航不惜花费大量人力财力,按照珠峰高程测量的具体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仪器硬件设置与配套软件做了大量改进,并派出了技术人员全程驻守珠峰大本营,确保了极寒、低压等条件下测量作业的万无一失。
在华测导航总部,人们很难不被一整面墙的专利及知识产权证书所吸引。“这些只是很小一部分。”华测导航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900余项,并多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上海市科学技术奖。2022年,公司还获得了五一劳动奖状,2023年获批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公司在上海、北京、武汉、南京和英国都设有研发基地;我们每年在产品研发上的投入始终保持在营业收入的15%以上;产品研发人员的比重持续提升,目前公司人员2000多人,专门从事技术研发的人员900余人。”
朴东国介绍了华测导航几个里程碑式的科研成果:
2009年,测量型GNSS双频核心主板研制成功并批量使用,结束了GNSS主板核心技术被国外企业垄断的历史。
2015年,自主研发的高精度北斗核心板卡通过鉴定,标志着我国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实现新突破。
2020年,华测导航发布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度基带芯片“璇玑”。
强劲的研发实力是华测导航最大的底气。
如今的华测导航,已发展成为测绘地理信息产业龙头企业之一,在导航定位、地理空间信息、智能控制与机器人三大产业方面均有建树。2024年,华测导航营业收入为32.51亿元,同比增长21.38%;归母净利润为5.83亿元,同比增长29.89%。2025年上半年,华测导航营业收入18.33亿元,同比增长23.54%;归母净利润3.26亿元,同比增长29.94%。
“技术的创新、企业的成长,都需要这种勇攀高峰的精神。”朴东国总结。
登峰背后的智与勇
华测导航成立于2003年9月。
三张桌子、三台电脑,三个踌躇满志的年轻人,在上海一套普通民宅中开始创业,用国外进口板卡设计研发自己的RTK等产品。彼时,中国的北斗卫星系统还未进入成熟应用阶段,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PS一家独大,市场上高效率的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和设备全部被国外跨国公司垄断,我国在这一领域几近空白。
“全球测绘导航领域应该有也必须有‘中国智造’。”他们充满信心。
尽管2004年1月,华测导航就推出了国内最轻单频一体化GPS接收机 X20;5月开发出国内首台内置电源的分体RTK接收机X60;2005年3月,研发出中国第一台毫米级双频GPS测量接收机X90……但是,研发投入巨大,公司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加之管理层在成本管理、质量管理、研发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分歧,让华测导航的成长遭遇了第一个漩涡。
2012年,华测导航重新调整了研发团队,把华为的成功实践有针对性地引入公司,重建形成了以客户为中心、以生存为底线构建业务管理架构与导向,确保了组织的活力和企业方向的正确性。也正是那时,公司确立了“华测属于奋斗者”的文化内核。
其一,坚持加大研发投入,夯实战略技术产品。因为,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最大的隐患,“这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要冲破垄断,没有捷径可走,必须靠自己来攻克”。其二,保持战略定力,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实现长期增长。
2017年,华测导航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在华测导航总部主楼,有一条旋转上升的坡道,循着年份和成果上行,便可重温公司的成长。“公司的成长,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而奋斗是不变的主线。”朴东国补充说。
奋斗,隐匿在日常的技术研发、产品升级、市场推广之中,也彰显于一些特殊的危难时刻。
“前几年疫情期间,大多企业处于停滞状态。但公司董事长赵延平冒着风险带队前往欧洲拓展市场,华测的研发团队、供应链团队也想尽一切办法逆行进驻工厂,保障研发进度,保障客户交付。也正是这个阶段,许多同行营业收入大幅下降,我们的收入却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想起那段艰难岁月,朴东国的内心充满感动。
与感动交织的则是“化危为机”的笃定:在我国的北斗产业高速发展、服务全球的背景下,测绘领域的“中国智造”必然会进军国际市场,占据重要份额。
近几年来,华测导航通过实施全球化战略继续发展壮大:目前在海外设有13处分支机构,为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高精度测绘、定位与导航解决方案。“2020年,华测导航的海外营收只有1.8亿元,2024年的营业额是9.38亿元,今年争取实现15亿元。”朴东国说,“我们的目标是世界第一。”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相信曾经攀登世界之巅的中国测绘装备,必将拥有更加广阔的时空世界和璀璨未来。


↓ 了解更多产业要闻 ↓↓

请将我设为星标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周飞飞

文字编辑:吕苑鹃

新媒体编辑:刘川

转自:i自然全媒体(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通讯员:王   爽(华测导航)
编   辑:李   娟
审   核:余   青

>>协会通知

>>近期要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征稿启事
          图片

          企业家风采民企之光创新之声精品成果秀会员喜讯”“新品发布汇”“产学研合作”“国际市场”“专精特新科普等主题宣传(专栏)长期征稿,欢迎投稿!


          联系人:李娟 13370105015(微信)

          邮箱:xc@cagis.org.cn

          图片
          图片

          欢迎踊跃投稿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