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基础测绘支撑实景三维山东建设与应用
山东省国土测绘院基础测绘中心所长 丁莹莹
2021年6月,自然资源部批复同意山东省作为国家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试点省。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将其作为基础测绘“一号工程”,科学编制试点方案,按照“全省一体、分级实施、系统推进、守正创新”的工作思路整体推进,圆满完成各项试点任务,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探索出一条具有山东特色的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之路,为全面建成城乡统筹、陆海一体、水上水下、地上地下、全域全空间的实景三维山东提供了支撑,为夯实“数字强省”三维底座、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数字力量。2023年12月5日,国家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山东试点项目顺利通过自然资源部验收。近两年,山东积极探索“实景三维+”应用服务模式,不断丰富应用场景和服务领域,让实景三维山东建设成果在服务自然资源管理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工作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新型基础测绘实践
在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试点过程中,山东聚焦陆海一体、城乡融合、多级协同等关键内容,全面打造实体分类标准化、数据更新动态化、成果管理实体化、生产组织协同化、平台服务智慧化融合的五大体系,实现了基础测绘从二维到三维、从分尺度到分精度、从静态到动态、从要素到实体、从省市县分级到全省一盘棋的全面转型,成功走出了一条面向未来、融合创新、具有山东特色的基础测绘转型发展之路。
在政策机制建设方面,山东省构建了基础地理实体数据省市县协同更新机制,出台《山东省基础地理实体数据库省市县协同更新管理暂行办法》,通过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体系和更新计划,省市县三级共同划定各自工作责任边界,统筹协同实施基础地理实体数据更新和成果融合共享。同时,研发了在线联动更新平台,探索通过线下数据生产、线上增量共享、线下增量更新的方式,实现省市县三级基础地理实体数据库更新的同步性与一致性,最终形成了基于同一基础地理实体数据库的省、市、县统筹协调更新模式。目前已经完成了全省数据的融合,为“一张图”建设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在影像统筹方面,省自然资源厅、省大数据局联合印发了《山东省地理空间数据管理办法》,规范全省地理空间数据生产汇聚、共享开放和创新应用,明确由省自然资源厅负责编制全省遥感影像的统筹目录。省自然资源厅又印发了《山东省自然资源厅数据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由厅国土测绘处负责遥感影像的统筹获取,其他厅属事业单位原则上不再进行影像采购。
在技术创新方面,研发了省市县一体化技术路线,按照实景三维山东建设总体实施方案要求,省级统一开展数据库建设,统一配发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划定工作责任边界,省市县按照统一技术标准完成边界范围内数据生产,避免重复投入,减轻市县财政负担,从而构建了高效、经济的协同生产、更新、共建工作模式。
在数据更新方面,探索形成了“政府发包、公众参与”的众包更新,“部门共享、汇聚融合”的协同更新,“月度提取、众包核实”的遥感变化发现更新,“线索发现、数据对比”的互联网大数据变化发现更新四大机制,大幅降低了更新成本,有效提升了更新频率,更好满足成果现势性需求,使数据更新由专业向大众、定期向动态、离线向在线转型。
此外,山东建立了空天地一体化自然资源监测监管系统,按照“全覆盖、全要素、数字化、动态化”的要求,集成应用卫星、遥感、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采用“空中看、天上巡、地上查、网上管”的手段,实现全要素监测、全业务支撑和全过程监督。该系统现已支撑了22个自然资源应用场景,用户突破24万。
应用场景落地
基于实景三维山东时空大数据平台,山东建成了覆盖全省陆域及近海、地上地下的多源化、多时态、多尺度时空信息“一张图”,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部门信息化建设提供统一的空间基底,为实现政府治理现代化、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和城市精细化管理等提供精准统一的三维空间基底。
围绕自然资源数字化治理,研发了地上地下、陆海相连的山东省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为自然资源管理提供统一的空间定位框架和分析基础。搭建了国土空间规划、项目选址、森林防火和生态修复等方面应用场景。建成森林防火三维地理信息系统,面对突发的山林火情,可以叠加实时的航拍影像,能直观展示地形地貌特征,掌握过火的范围以及树种、道路、水源地、重要目标等的分布情况,为森林防火工作提供精细化的技术支撑。
在支撑资源要素保障方面,会同发展改革、交通、水利、能源等部门,开发实景三维重大项目选址决策支持系统,用于全省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多评合一”评估,截至目前累计完成了100多个省级重大项目论证评审,提高了重大项目选址质量和工作效率,助力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城市规划和服务民生方面,济南、青岛、烟台等很多地市实现基于实景三维的规划论证。同时,推进实景三维在自然资源确权中的应用,创新三维立体登记模式,探索开展了自然保护地、河流和矿产资源等三维立体登记方式,在市县则广泛用于地上地下不动产三维确权登记,依托实景三维模型在三维立体环境下进行权籍调查成果的加工制作、审核入库、成果出具等工作。
为服务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改革,研发了山东省耕地保护动态监管工作平台,建立了山东省300万亩耕地占补平衡储备库,每一个地块在入库时就被赋予一个实体编码,然后通过这个编码把一些语义信息,包括位置、质量、坡度等进行一码关联,实现了地块的自动匹配出库,达到可追溯、可查询的目的。
在服务数字政府方面,依托实景三维山东和高精度的房屋实体数据,为省住建厅提供房屋建筑、市政设施等精准数据支撑,以信息化手段推动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安全管理模式创新,实现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安全、精准、智能监管。
下一步,山东省将继续把应用作为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实景三维+”应用服务模式,不断丰富应用场景和服务领域,让实景三维山东建设成果在服务自然资源管理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新型基础测绘支撑实景三维山东建设与应用
山东省国土测绘院基础测绘中心所长 丁莹莹
2021年6月,自然资源部批复同意山东省作为国家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试点省。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将其作为基础测绘“一号工程”,科学编制试点方案,按照“全省一体、分级实施、系统推进、守正创新”的工作思路整体推进,圆满完成各项试点任务,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探索出一条具有山东特色的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之路,为全面建成城乡统筹、陆海一体、水上水下、地上地下、全域全空间的实景三维山东提供了支撑,为夯实“数字强省”三维底座、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数字力量。2023年12月5日,国家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山东试点项目顺利通过自然资源部验收。近两年,山东积极探索“实景三维+”应用服务模式,不断丰富应用场景和服务领域,让实景三维山东建设成果在服务自然资源管理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工作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新型基础测绘实践
在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试点过程中,山东聚焦陆海一体、城乡融合、多级协同等关键内容,全面打造实体分类标准化、数据更新动态化、成果管理实体化、生产组织协同化、平台服务智慧化融合的五大体系,实现了基础测绘从二维到三维、从分尺度到分精度、从静态到动态、从要素到实体、从省市县分级到全省一盘棋的全面转型,成功走出了一条面向未来、融合创新、具有山东特色的基础测绘转型发展之路。
在政策机制建设方面,山东省构建了基础地理实体数据省市县协同更新机制,出台《山东省基础地理实体数据库省市县协同更新管理暂行办法》,通过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体系和更新计划,省市县三级共同划定各自工作责任边界,统筹协同实施基础地理实体数据更新和成果融合共享。同时,研发了在线联动更新平台,探索通过线下数据生产、线上增量共享、线下增量更新的方式,实现省市县三级基础地理实体数据库更新的同步性与一致性,最终形成了基于同一基础地理实体数据库的省、市、县统筹协调更新模式。目前已经完成了全省数据的融合,为“一张图”建设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在影像统筹方面,省自然资源厅、省大数据局联合印发了《山东省地理空间数据管理办法》,规范全省地理空间数据生产汇聚、共享开放和创新应用,明确由省自然资源厅负责编制全省遥感影像的统筹目录。省自然资源厅又印发了《山东省自然资源厅数据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由厅国土测绘处负责遥感影像的统筹获取,其他厅属事业单位原则上不再进行影像采购。
在技术创新方面,研发了省市县一体化技术路线,按照实景三维山东建设总体实施方案要求,省级统一开展数据库建设,统一配发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划定工作责任边界,省市县按照统一技术标准完成边界范围内数据生产,避免重复投入,减轻市县财政负担,从而构建了高效、经济的协同生产、更新、共建工作模式。
在数据更新方面,探索形成了“政府发包、公众参与”的众包更新,“部门共享、汇聚融合”的协同更新,“月度提取、众包核实”的遥感变化发现更新,“线索发现、数据对比”的互联网大数据变化发现更新四大机制,大幅降低了更新成本,有效提升了更新频率,更好满足成果现势性需求,使数据更新由专业向大众、定期向动态、离线向在线转型。
此外,山东建立了空天地一体化自然资源监测监管系统,按照“全覆盖、全要素、数字化、动态化”的要求,集成应用卫星、遥感、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采用“空中看、天上巡、地上查、网上管”的手段,实现全要素监测、全业务支撑和全过程监督。该系统现已支撑了22个自然资源应用场景,用户突破24万。
应用场景落地
基于实景三维山东时空大数据平台,山东建成了覆盖全省陆域及近海、地上地下的多源化、多时态、多尺度时空信息“一张图”,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部门信息化建设提供统一的空间基底,为实现政府治理现代化、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和城市精细化管理等提供精准统一的三维空间基底。
围绕自然资源数字化治理,研发了地上地下、陆海相连的山东省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为自然资源管理提供统一的空间定位框架和分析基础。搭建了国土空间规划、项目选址、森林防火和生态修复等方面应用场景。建成森林防火三维地理信息系统,面对突发的山林火情,可以叠加实时的航拍影像,能直观展示地形地貌特征,掌握过火的范围以及树种、道路、水源地、重要目标等的分布情况,为森林防火工作提供精细化的技术支撑。
在支撑资源要素保障方面,会同发展改革、交通、水利、能源等部门,开发实景三维重大项目选址决策支持系统,用于全省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多评合一”评估,截至目前累计完成了100多个省级重大项目论证评审,提高了重大项目选址质量和工作效率,助力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城市规划和服务民生方面,济南、青岛、烟台等很多地市实现基于实景三维的规划论证。同时,推进实景三维在自然资源确权中的应用,创新三维立体登记模式,探索开展了自然保护地、河流和矿产资源等三维立体登记方式,在市县则广泛用于地上地下不动产三维确权登记,依托实景三维模型在三维立体环境下进行权籍调查成果的加工制作、审核入库、成果出具等工作。
为服务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改革,研发了山东省耕地保护动态监管工作平台,建立了山东省300万亩耕地占补平衡储备库,每一个地块在入库时就被赋予一个实体编码,然后通过这个编码把一些语义信息,包括位置、质量、坡度等进行一码关联,实现了地块的自动匹配出库,达到可追溯、可查询的目的。
在服务数字政府方面,依托实景三维山东和高精度的房屋实体数据,为省住建厅提供房屋建筑、市政设施等精准数据支撑,以信息化手段推动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安全管理模式创新,实现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安全、精准、智能监管。
下一步,山东省将继续把应用作为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实景三维+”应用服务模式,不断丰富应用场景和服务领域,让实景三维山东建设成果在服务自然资源管理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 了解更多产业要闻↓↓
请将我设为星标★
“企业家风采”“民企之光”“创新之声”“精品成果秀”“会员喜讯”“新品发布汇”“产学研合作”“国际市场”“专精特新”“科普”等主题宣传(专栏)长期征稿,欢迎投稿!
联系人:李娟 13370105015(微信)
邮箱:xc@cagis.org.cn
欢迎留言评论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