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节选自《地理信息产业蓝皮书·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报告(2023)》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易雅琴
国家“十四五”规划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个计划单列市的“十四五”规划均明确提及地理信息技术及相关应用,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迎来重大战略机遇。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引擎”之一,地理信息技术以其基础性和关联性,成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新型基础设施,正不断拓展应用场景、融合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广东省作为全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头部省份之一,在产业综合实力、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因此有必要系统梳理广东省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状况,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地理信息产业、培育经济新增长极提供重要支撑。
(一)产业“量”“质”双高
1. 产业规模稳步增长
2021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广东省地理信息及相关产业规模仍然取得较大增长,总产值达到610亿元人民币,其中地理信息服务、地理信息相关服务、地理信息软件开发、地理信息硬件制造产值分别为 280亿元、200亿元、100亿元、30亿元,产值占比分别为 46%、33%、16%、5%。
截至2022年底,广东省地理信息产业从业人员超过 50万人,其中具有测绘资质单位的从业人员为3.509万人。近4年具有测绘资质单位的从业人数明显增长,2022 年底相较于2021年底增长8%,2021年底为3.242万人, 2020年底为3.309万人,2019 年底为2.859万人。
截至2022年底,广东省具有测绘资质的单位有1183 家,相较于2021年增加263家。其中,仅具有甲级资质的单位有19家,仅具有乙级资质的单位有1037家,同时具有甲、乙级资质的单位有127家。
2. 企业综合实力强
广东省现有地理信息专精特新企业13家,占全国总数的16%,其中包含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有高新技术企业30家,占全国总数的12%,其中包括科技“小巨人”企业2家;有创新型企业13家,占全国总数的 20%。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广东省的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整体水平位于第二梯队,仅次于北京市。截至2022 年底,广东省地理信息企业中,上市企业有4家。
3. 多家优秀企业入选全国“高含金量”榜单
广东省有13家地理信息企业进入2022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百强企业名单,在全国位居第二,仅次于北京市的26家。广东省有15家企业进入2022年中国最具成长性地理信息企业名单,占全国总数的15%。其中,有7 家企业成长性排名位于全国前20;8家企业进入最具活力中小企业名单中,占全国总数的8%,其中包括中型企业6家,小型企业2家。
(二)科创实力走在全国前列
1. 高质量专利成果位居全国前列
截至2022年底,广东省在地理信息领域有效授权的发明专利数量在全国排名第二,约3170件,仅低于北京市。从专利申请人类型来看,企业是广东省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发明专利数量占全省比重超七成。主营业务为地理信息的相关企事业单位中,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27件)、泰斗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5 件)、深圳市凯立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9件)的专利数名列前三。
2. 行业科学技术获奖丰富
2022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评选的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中,广东省获奖单位数为106家,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市。从获奖城市来看:广州市获奖单位有58家,在全国各城市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市;深圳市获奖单位有26家,排名全国第六。
2022年中国测绘学会评选的测绘科学技术奖中,广东省获奖单位数为58家,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市。从获奖城市来看:广州市获奖单位数为38家,在全国各城市中排名第三,仅次于北京市和武汉市;深圳市获奖单位数为 16家,排名全国第十。
2022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厅评选的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中,广东省获奖单位数为17家,其中高校5家,测绘地理信息相关单位企业12家。从获奖城市来看,获奖单位集中于深圳市和广州市,分别为10家和7家。
3. 科技创新平台支撑有力
2022年,由自然资源部设立的地理信息产业相关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中,广东省拥有4家。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公布的省级重点实验室中,全省共10家地理信息领域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广州市有9家,深圳市有 1家。广东省尚无地理信息领域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共有47家,其中广州市有25家,深圳市有22家。
4. 参编规范标准单位众多
根据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显示:2022年有广东省企业参编并发布的国家标准共10项,参与的广东省企业有19家;有广东省企业参编的国家标准计划共 12项,参与的广东省企业有16家;有广东省企业参编并发布的行业标准共2项,参与的广东省企业3家。
5. 硬件和新技术率先取得突破
广州南方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一攻克了自动目标识别(ATR)、超级搜索(Ps)、自动控制等难题,成功推出了高精度机器人全站仪,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打破国外垄断局面,达到测量行业技术规范最高要求,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先后发布精灵4实时动态(RTK)高精度航测无人机、智图应用软件,推出航测一体化解决方案,改变以往航测高门槛、高价格的局面,推动测绘“平民化”,使地理信息服务于更广泛的行业。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创造性地引入游戏引擎的实时渲染,构建“GIS (地理信息系统)+UE (虚幻引擎)”双引擎,实现传统三维GIS分析与UE平台的底层互通,支持地理信息数据直接导入三维引擎,准确、真实、快速地还原真实世界,解决了真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精准坐标匹配与虚实交互的难题。
(三)业务立足广东、辐射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1. 业务市场以广东省内为主,逐步向全国布局
2018—2022年广东省地理信息企业的招投标数据显示,广东省企业有70%的业务分布在省内。同时,中西部地区不断涌现广东省企业的身影,2018—2022年广东省企业在中部区域的项目总数为4347个,占中部区域招投标项目总数的11%;在西部区域的项目总数为1117 个,占西部区域招投标项目总数的6%。
2. 硬件和基建工程企业率先出海
广州南方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已成立了9家直属海外分公司及办事处,拥有500余家区域代理商, 产品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目前已在境外完成上百项配套水运、铁路、公路、桥梁、机场、市政等工程的测绘项目,2022年完成境外测绘总产值约500 万元人民币。
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其多年来在国内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等大田 作物上采用无人机喷洒农药的成熟做法,快速复制推广到越南、巴西等以连片田地 上种植作物为主的地区,实现2022年上半年拉美业务增速382%、东南亚业务增速279%的成绩。
广州中海达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销售北斗高精度定位装备为主线,建设局部地基增强系统连续运行基准站(CORS)网,在亚太地区逐步实现CORS基站一张网,借此积极拓展和推广海洋探测、应急救灾、机械控制等业务,目前业务范围覆盖东南亚、中东、北欧、南非、南美等地区,在超过87个国家发展了300多家经销商。
(四)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1. 统筹全省地理空间数据管理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联合广东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出台《广东省地理空间数据管理办法(试行)》(粤自然资发〔2021〕10号)、《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做好全省遥感影像数据统筹管理工作的通知》(粤自然资地信〔2021〕2272号)、《广东省地理空间数据管理办法(试行)实施方案》等管理办法,持续规范全省地理空间数 据管理,切实解决“重复建设”和“信息孤岛”问题,保障全省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等高质量地理空间数据服务需求。
2. 统一地理信息公共基底
基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制作形成了全省统一、全域、全要素的基础地理底图,做到全省地理空间数据“同数同源、权威发布”。建设更新 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数字政府建设四大基础库之一),融合多时相、多来源、多精度数据,向数字政府“粤政图”平台提供基础地理底图以及专题地理空间数据服务,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地理信息服务体系,为数字政府建设提供统一的地理信息公共基底。
3. 探索高精度地图面向智能网联汽车应用试点应用
2022年,广东省印发《高级辅助驾驶地图及导航电子地图审查要求》(粤自然资地信〔2022〕2261号),在全国率先开展省域范围城市道路高级辅助驾驶地图的审核工作,向高德、百度、腾讯、华为和凯立德等5家公司的高辅地图核发审图号,助力实现公开道路场景高级辅助驾驶地图合规应用。广州市结合实际情况积极高效开展高精度地图面向智能网联汽车应用试点工作,2022年修订颁布《广州市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办法》,成为全国首部规范高精度地图管理的政府规章;核发两个乙级导航电子地图资质,助推全省智能网联汽车新业态高质量发展。
4. 大力深化测绘资质改革
2020年,广东省在全国率先将测绘资质乙、丙级核准和甲、乙级作业证核发等行政许可事项委托地级以上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实施。2021年,广东省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贯彻国家测绘资质改革部署,承接甲级测绘资质审批管理,持续推进测绘资质全程网上办理、“证照分离”改革、测绘作业证“跨省通办”等政务服务,不断提高测绘“放管服”水平。
5. 人才培养环境支撑有力
2022年,地理信息相关专业教育、人才培育蓬勃发展。广东省设有测绘与地理信息本科相关专业的普通高校共17所,主要集中在广州市,占比达四成。开设硕士点和博士点的院校有5家,其中拥有地理学博士点的有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拥有测绘科学与技术博士点的有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和广东工业大学。
(一)政策驱动产业规模化发展
1. 自然资源和住建领域是主要服务客户
2018—2022年招投标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政府机构为广东省地理信息企事业单位的主要客户,招投标项目数占比达到70%。其中,以自然资源领域为主,占比达 44%;其次为住建领域,占比约17%;排名其后的水利、城市管理、农业农村、交通运输等领域各自占比均不到6%。
2. 政府重大工程是重要业务来源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国土空间规划、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不动产登记成果整合、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不动产统一登记平台、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及系统平台建设、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城市体检评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信创工程、“多测合一”等重大工程驱动行业发展,成为广东省地理信息企业的重要业务来源。
3. 众多企业先行先试, 持续为全国输出广东经验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承担实景三维中山的建设,基于国产软硬件 设备以及“数据工厂”一体化协同生产工艺,形成自主可控、贴合生产的数据采集、 处理、产品制作的测绘生产流程,形成一套低成本、标准化、安全可靠、高效的测绘生产体系,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新型测绘与城市实景三维融合的工程范式。
广州蓝图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先后承担广东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山西省等省(自治区)的近40个市、县级“房地一体”工作,因地制宜探索出一系列适合不同调查精度和作业方法的解决方案,极大提高了“房地一体”测量的精度和效率。
奥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先后承担了广州市、南京市、廊坊临空经济区、常德市等多地CIM平台试点工作,并积极探索CIM基础平台在城市体检、智慧工地、智 慧园区、智慧社区等领域的应用,加快城市建设管理数字化转型的步伐。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在广州市共完成9个地理信息相关应用的信创改造工作,全面实现了软硬件国产化,打通了信创适配的技术路线,整体技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二)市场驱动产业向纵深拓展
政务信息化、农业农村和应急管理等政府部门的项目成为近年广东省地理信息业务重要增长极。根据2018 —2022年招投标数据分析发现,政务信息化、防灾应急、农业农村等领域的招投标数据增长很快,增速分别达 47%、34%和29%。广东省地理信息企事业单位在自然资源和住建领域获得了成熟的技术和经验积累,不断向其他领域拓展,深化参与程度,深入贡献价值。
智慧城市领域: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承建智慧广州时空信息云平台,构建了遥感—社会感知— 物联感知技术集成框架,实现了城市“人机物融合、天空地一体”的泛在感知,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时空信息基础设施,总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农业农村领域: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在茂名市打造茂名荔枝产业大数据平台,实现“生产+营销 + 品牌”一盘棋管理,全方位服务荔枝全产业链。在湛江市遂溪县打造乡镇船舶定位系统,率先对渔船进行高精度定位、大数据采集,实现船舶基本信息、安全设备、紧急联系人信息的系统化管理与信息化协同。
公安领域:广州华资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以户政各业务主题系统为基础,依托地理信息技术,打造集大数据平台、可视化工具、业务集合等功能于一体的广州市公 安局户政业务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实现户政各业务系统之间数据共享关联、相互赋能,实现业务提醒、风险预警、系统监测、全景展示一体化。
气象领域:深圳市中讯合创科技有限公司打造了广东省突发预警信息发布中心新型信息化平台、梅州市气象防灾减灾业务平台等多个“互联网+气象精品”案例,实现重大气象灾害指挥、预报预警、首长会商、各区域各系统信息共享以及联动协同,创造全面感知、融合通信、融合可视、决策指挥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新范式。
文旅领域:广州欧科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承担了全国各地50余家智慧博物馆建设,在智慧博物馆、考古与文物保护、历史建筑、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展陈等方面打造了多个智慧文旅建设精品案例。
水利领域:广东星舆科技有限公司为云浮市共成水库管理处打造了由“星舆北斗感知云+北斗毫米级位移感知终端+三维数字孪生系统”组成的数字孪生水利工程解决方案,帮助水利管理人员高效便捷地进行水利防洪、河湖生态安全、供水安全等保障工作,有效提升了云浮市共成水库监管部门对流域治理的精准指挥与科学决策。
税务领域:广东中凯智慧政务软件有限公司针对企业虚拟地址数量多、税源管理不够精细、重点税源管理不到位等税务管理痛点,为国家税务总局珠海市横琴新 区税务局打造了基于地理信息的税收分析及巡查管理系统——税源地图,实现税源信息的全景式展现、可视化跟踪和立体化分析。
(三)逐渐向企业客户深入渗透
广东省地理信息企业也在积极向电力、电信、铁路、机场等领域的国企客户拓展,并涌现一批先进案例。
电力领域:广州中海达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电网企业在电网巡检、电力勘测选线、高压杆塔监测、人员安全防护、电力数据采集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其自主研发的变电站作业人员北斗精准安全防护系统已在广东省、河南省、江苏省 多个变电站广泛使用。
铁路领域:广州中海达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为铁路公司定制作业人员北斗精准人身安全防护系统,基于北斗技术,融合地理信息、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 解决铁路线上作业时现场防护不清楚来车信息、驻站防护看不到现场防护及作业人员的位置、人车之间无法及时了解彼此位置信息所造成的安全隐患的痛点问题。
机场领域:中宇航信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打造了国内首个机坪运行管理系统项目,将机场地理信息及航班基础元素进行创新性融合,实现了运行管控模式智慧化升级,使机坪“运行一张图”这一数字化场景从蓝图变为现实。
能源领域:广东星舆科技有限公司与中石化安徽肥西油库在管道人员安全监管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打造了“北斗+5G+UWB/蓝牙”高精度室内外定位一体化巡检方案,实现了管道巡检人员远程作业安全监管。
自动驾驶领域:深圳市凯立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多个层次的智能驾驶地图服务,满足不同级别的智能驾驶需求。目前已生产全国高速路、快速路和广州市、深圳市城区高级辅助驾驶地图,并通过地图审查,覆盖道路总里程42万多千米,同时为多个试验区项目提供数据和模型支持,并为天津市、郑州市等地车路协同项目提供示范区云控平台地图服务与车路协同导航服务。
总体而言,广东省地理信息产业无论是在产业规模上还是在技术创新实力上均走在全国前列。当前,全国地理信息产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跨界融合、 “地理信息+”已经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共识,新服务、新应用、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给行业带来挑战和机遇。
广东省地理信息产业应立足于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和“两支撑、一提升”,在统一数据和技术底座、促进行业开放共享、提升对自然资源的服务保障能力的 基础上,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以科技创新融合驱动行业发展,以“地理信息+”不断融合更广泛的产业领域,并紧抓北斗卫星全球组网、“资源三号”系列卫星投 入应用、卫星互联网建设等机遇,推动广东省地理信息优质产品和服务不断“走出去”,打响广东省地理信息在海内外的产业名片。
(一)政企合作,夯实基础测绘底座,促进行业开放共享
以测绘基准体系、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遥感应用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新型基础测绘建设,实现基础测绘数据生产智能化、建库实体化、服务定制化、更新动态化、组织管理规范化,全面增强基础测绘对于自然资源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支撑能力。
持续推动新一代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丰富地理信息数据服务产品,不断挖掘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潜力;大力推进民用电子地图数据的生产和供应,提升基 础测绘成果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深入推进公众版三维地理信息数据的合规、安全处理,促进实景三维成果的应用深化,推动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二维向三维的转型升级。
深度盘活由基础测绘、卫星遥感以及重大工程而产生的海量地理信息数据,推动共享化、资产化、市场化协调发展,着重有效解决开放、流通和收益问题,切实 发挥数据的关键生产要素作用。依托广深数据交易所,探索成立地理信息基础数据专区,推动数据资产的市场化。
(二)提升地理信息对自然资源业务的服务支撑能力
全面融入自然资源管理整体业务,围绕“两支撑、一提升”,在“强基础、提能力、重服务”上下功夫。
一是加快基础测绘转型升级。按照自然资源管理和信息化的需求,重新设计基础测绘标准、采集更新方式、产品形式和服务模式。充分利用影像自动识别、业 务协同等方式形成一次测绘多项成果和分要素的增量动态更新模式,实现从“漫灌 式”更新向“精准化”更新转变。
二是加快实景三维建设。统筹考虑自然资源三维立体空间分布结构,集成整 合地下空间、地表基质、地表覆盖、海域海岛等各类自然资源数据,构建地上地下、 陆海相连、全覆盖的三维立体自然资源“一张图”,全面真实反映自然资源空间分布、数量、质量、权属、资产类别、资产价值、开发利用状况等信息,满足自然资源 现代化管理的需求。
三是增强地理信息服务自然资源管理的深度。利用影像自动识别、数据自动 化处理等技术,开发自然资源定制化深加工产品,应用于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和评价、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评估、生态价值评估、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自然资源 监督执法、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等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中。
四是充分发挥地理信息在“整体智治”中的作用。以基础地理信息为基底,围绕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将城市综合管理要素全面落图,构建联动开放的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一张网,形成可感知、会思考、可指挥的城市大脑,实现城市运行管理体系的全链条贯通。
(三)以科技创新融合驱动行业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顺应地理信息技术“智能化”“科技化”的趋势,加强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数字孪生、物联网、车联网、卫星通信等高新技术 的融合,实现技术跨界革新。充分发挥广东省仪器设备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加快 攻克机器人全站仪、三维激光扫描仪等高端测绘装备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研发高 精度机器人全站仪等智能化空间基础设备,推动国产替代。开展安全可信的地理信息技术和设备认定试点,促进新产品、新技术快速落地推广。
政府部门应加大省级科技计划、知识创新工程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对地理信息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支持省内企业和省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联合申报国家级 重大科技项目,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撑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核心技术。应坚持政、产、学、研、金结合,有条件的地理信息企事业单位可与国内外相关高校、科研机构开展深度合作,采取企业出题、联合攻关的方式,开发出一批社会急需、经济效益高、具有市场推广价值的新产品、新服务和新商业模式。
政府部门应努力打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环境,特别要加强地理信息软件和系统服务方面的知识产权保护,缓解当前地理信息产品研发投入大、复制模仿易所 导致的研发积极性不高的困境。加强产学合作,培养产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缓解高质量专业人才引进难的困境;政府部门则进一步完善地理信息关键人才的画像、 培养、引进、激励机制,落实各项人才政策,创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环境。
(四)发力应用端,加快“地理信息+”发展
地理信息产业健康发展的前景在于地理信息及其技术的深度应用,在地理信息产业中地理信息本身体量不大,但地理信息及其技术的应用,特别是跨界融合革新后,其产业发展有着无限的发展空间。所以,要跳出地理信息看地理信息,发展地理信息产业。要突破传统的测绘观念,走出测绘、地理信息狭小的天地,走“地理信息+”的跨界融合革新发展之路。
各地理信息企事业单位要深入分析社会经济发展各行各业、社会各个方面对地理信息的应用需求,细分地理信息应用整个产业链,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自己最具优势的某个环节、某项服务,做优、做精、做大、做强。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则 应积极做好筹划和相关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以典型应用场景为驱动,促进地理信息在智慧农业、智慧水利、智慧环保、海洋经济、应急保障、现代物流、智能交通等 行业中示范应用,为地理信息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打下更加扎实的基础。
(五)“两手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地理信息企事业单位在保持国内市场优势外,还应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拓展国际市场。通过在境外设立服务渠道或研发机构、进行海外企业 并购、参与大型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勘察测绘、申请承担国家对外援助项目等多种措施,形成搭船出海、借船出海和造船出海的新局面。
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规划、引领、协调作用,积极引导、鼓励、帮助、服务各企事业单位,为各单位“走出去”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并在政策、资金、人才、信息 等方面提供支持。可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联合园区或龙头企业积极申报认定由自然资源部联合商务部开展的地理信息特色服务出口基地,打造中国地理信息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加快广东地理信息企业“走出去”。政、企、协会三方合力,推动广东技术标准、数据交换标准、元数据标准等与国际进行规则对接,为企业出海打造“通关文牒”。
(六)优化行业生态环境,规范行业发展
搭建广东省地理信息交流平台,促进行业信息交流共享。由政府部门给予政策、信息共享和资金支持,龙头企业牵头成立广东省地理信息行业协会,联合行业内各重点企业开发和运营集技术信息、咨询、业务推广、协同创新、融资对接、优秀案例发布、海外认证等于一体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促进行业信息交流共享。
规范市场价格,引导行业有序发展。补充、完善、更新现有的测绘收费标准,制定地理信息服务收费标准,建立新时期统一、完善的地理信息测绘收费体系。探 索向公众开放地理信息数据使用范围和价格。
特别说明
本文涉及的数据由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自建的产业经济大数据平台、广东省测绘学会和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地理信息管理处提供;本文涉及的案例和材料均来自互联网搜索和由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地理信息管理处提供。广东省刘思远、施远志、孙少亮、魏巍等对本文内容和如何促进广东省地理信息产业高质量发 展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由于目前广东省各市地理信息产业调查统计系统和相应的制度机制尚未建立,因此相关统计测算数据不完整,在正确性上也会存在一定不足。
↓↓ 了解更多产业要闻 ↓↓
请将我设为星标★
来源: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在“阅读原文”增加本文链接)
>>协会通知
“企业家风采”“创新之声”“会员喜讯”“新品发布汇”“产学研合作”“国际市场”“专精特新”“科普”“预见2024”等主题宣传(专栏)进行中,欢迎投稿!
联系人:李娟 13370105015(微信)
邮箱:xc@cagis.org.cn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蓝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