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时空信息学报丨实景三维宁夏建设与应用实践
最新动态
时空信息学报丨实景三维宁夏建设与应用实践
2025-07-177

《时空信息学报》是由自然资源部主管,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共同主办的中文学术期刊,双月刊。为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公众号开设“时空信息学报”专栏,独家刊载《时空信息学报》论文,供广大读者研阅。欢迎产学研用各界关注、分享!
image.png
image.png

实景三维宁夏建设与应用实践

李鹏1,2,马建芳1

1. 宁夏回族自治区测绘地理信息院银川 750002
2. 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土资源调查监测院,银川 750002   

  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已全面启动,但在成果、技术及应用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当前,急需深入探索并总结各省市在成果体系构建、关键技术实现及典型应用案例的成功经验,以促进建设体系的不断完善。宁夏于2020年率先启动并已完成全省域实景三维建设,本文基于宁夏的建设经验,首先,梳理成果分类与特点,结合实际需求构建“三类—四级”的成果体系,并总结成果具有多源性、易用性、时效性和共享性特点;其次,分析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包括乡村三维框架模型的自动建模、精细化单体建模等,重点介绍典型应用场景的服务成效;最后,针对成果体系构建、技术体系建设及应用推广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研究表明,宁夏通过先行先试,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实景三维建设模式,为全国范围内实景三维建设的推广与体系完善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关键实景三维;新型基础测绘;成果体系;三维模型;单体化

引用格式:李鹏马建芳. 2025. 实景三维宁夏建设与应用实践时空信息学报, 32(2): 214-222

Li P, Ma J F. 2025. Practices of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3D realistic geospatial landscape model in Ningxia. Journal of Spatio-temporal Information, 32(2): 214-222, doi: 10.20117/j.jsti.202502003


1    

基础测绘工作经过几十年的持续发展,4D产品(DLGDOMDEM and DTM products)成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建设等提供了重要支撑(陈军等,2022;徐红,2022a。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以高质量发展开启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李德仁,2019;李德仁等,2022实景三维作为新型时空基础设施,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数字中国提供了统一的三维时空基底(董传胜等2024)。2022年,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的通知》中明确提出,2035年,80%以上的政府决策、生产调度和生活规划可通过线上实景三维空间完成。作为自然资源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战略部署,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得到广泛关注

近年来,北京、武汉、上海、深圳、青岛等地积极开展实景三维建设,得到了多样化实践探索经验(徐红,2022b董传胜等2024。然而,上述地区关于实景三维建设主要针对城市级三维建设,多集中于利用Mesh模型构建与单体化建模的技术实现及优化,在综合性、系统性方面的综合探索仍有不足,尤其是涵盖生态区域、农业区域的实景三维建设框架急待探索(单杰等,2019;蔡振锋等,2021;刘志刚等,2022宁夏国土面积较小,但涵盖“山水林田湖草沙”自然资源要素,被誉为中国微缩盆景。同时,宁夏12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已实现全域覆盖,亚米级卫星影像季度更新,拥有丰富的时空时序数据,为实景三维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数据基础。为提升自然资源立体化管理水平,实现国土空间精细化、可视化管控,宁夏于2020年底启动全域实景三维建设工作,由自治区层面一次性统筹建设,已完成所有建设内容,并针对关键技术进行探索和运用,积累了宝贵经验。本文以实景三维宁夏建设为例,重点介绍成果分类和特点关键技术、成果应用实践及思考与建议,以期为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提供借鉴与启示。


2  实景三维宁夏建设成果分类和特点

由于实景三维宁夏建设启动早于实景三维中国建设,鉴于标准建设体系尚未确定,根据宁夏实际需求,全域建设地形级三维场景,乡村区域建设建筑物、构筑物三维模型,城市区域建设城市级三维模型,探索建立“三类—四级”的实景三维模型成果体系。三类是实景三维地形场景、乡村三维框架模型、城镇实景三维模型;四级是城镇实景三维模型根据地物重要性及实际需求,使用四个级别表达模型表现的精细度,以提升实景三维赋能高质量发展水平,推动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和修复、耕地保护、矿政管理等工作提质增效。

    2.1  成果体系与分类

实景三维宁夏建设以应用需求为导向,根据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生态功能区对实景三维的不同需求,构建实景三维地形场景、乡村三维框架模型和城镇实景三维模型三类成果。实景三维宁夏三类成果示意图如1所示。实景三维地形场景既反映真实世界,又模拟地形起伏,真实还原宁夏全域各类微观地理环境,成为省级时空数据的立体化基底。对农村区域,利用已有数字化成果快速构建以建筑物构筑物为对象的乡村三维框架模型。对城镇、工业园区、重点开发区域开展城镇实景三维模型构建,制作Mesh模型、单体化模型、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和数字真正射影像图(true digital orthophoto mapTDOM等多元化成果满足复杂场景需求。在此基础上,以实景三维地形场景和城镇实景三维Mesh模型为底座,叠加乡村三维框架模型和城镇实景三维单体化模型,融合宁夏基础地理实体数据库和各类专题数据库,形成实景三维宁夏立体一张图的基础底图。通过需求导向、分类建模和多源数据的深度融合,构建实景三维成果体系,为宁夏多场景应用和动态更新提供科学依据可扩展基础。

image.png

2021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的《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技术大纲(2021版),明确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的成果体系。通过梳理与对比,实景三维宁夏的实景三维地形场景、城镇实景三维Mesh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图(digital orthophoto mapDOMTDOM等为地形级地理场景,城镇实景三维单体化模型为基础地理实体三维表现产品。实景三维宁夏成果体系整体与国家技术大纲成果体系一致,技术大纲中部件级三维模型宁夏未构建,而宁夏构建的乡村三维框架模型在技术大纲建设中并未涉及。

       2.2  成果特点

实景三维建设属于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具有基础测绘的属性应用和实践中为满足不同业务需求通过针对性建模实现定制化三维成果实景三维宁夏建设中,通过建设和应用总结得到实景三维成果具备多源性、易用性、时效性和共享性的特点多源性体现充分继承现有基础测绘成果,又创新扩展新产品类型,实现成果易用性;同时,为符合高质量发展需求,时效性是管理工作对数据的重要需求,充分继承现有成果体系可实现数据及时更新,保障其时效性。多源性、易用性、时效性使得成果应用面既延续已有服务领域,也扩展了新的应用领域,进而实现成果的共享。

1)多源性

从发展和需求来看,实景三维成果包括传统的基础测绘成果DOMDEM基于已有成果融合的成果如三维地形场景、白模等,以及采用激光点云和同步定位与建图(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技术的新型成果及利用倾斜摄影测量、多源融合三维建模等新技术生产的Mesh模型、单体化模型等三维成果。实景三维宁夏建设充分利用覆盖全域的12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现有成果,通过融合0.2 m DOM2 m网格DEM构建实景三维地形场景;提取数字线划图(digital line graphDLG数据的建筑物、构筑物矢量及点云DEM数字表面模型(digital surface modelDSM数据自动化构建乡村三维框架模型;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全市县、工业园区等地分别构建分辨率优于0.02 m0.03 m0.05 m的城镇实景三维模型,同时采用立体卫星三维建模技术建设地级市城镇开发边界内城市三维模型LOD1.3级),体现三维成果的多源性。

2)易用性

传统基础测绘的4D产品在我国发展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的成果体系难以满足高质量发展需求,基础测绘要向三维甚至向多维发展。根据发展趋势,实景三维成果应具有语义化、单体化、结构化、实体化、轻量化的特点,并实现立体化重构、实体化表达、真实化描述(肖建华等,2021;丹妮,2022;陈军等,2022。实景分为”。“是景观,要求测绘产品不仅要精准还要好看,让普通人更易懂;则包含真实、现实和实用(徐红,2022b。这要求实景三维成果既要继承原有基础测绘成果优点,应按照需求提升成果的易用性。目前三维成果在可视化上已取得较好的成效,但在计算机识别和理解上还有差距,特别是面向城市的三维模型。常见的一张皮三维模型计算机难以理解,单体化模型可实现由计算机难懂到易懂,方便数据共享和管理,使具有更好的易用性。宁夏在城镇实景三维模型构建中,对地表上建筑物、构筑物、附属设施等社会发展关联度高的基础地理实体进行了单体化建模单体化建模主要有逻辑单体化和物理单体化两种(雷江涛等,2021)。宁夏建设中选择更加符合现实和结构化认知的物理单体化建模方式。

3)时效性

时效性是实景三维成果的关键因素。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基础测绘“十四五”规划》,实景三维宁夏统筹考虑基础测绘、遥感影像、三维模型等多源成果的更新周期和模式。实景三维地形场景依托亚米级遥感影像按照每年四季度的频率更新,以及宁夏12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的0.2 m DOM按照四年全区域覆盖的频率更新,并同步建设实景三维宁夏成果数据库。

4)共享性

按照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的整体部署成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持续提升。通过深入的应用需求分析,实景三维应用前景广阔,可同时服务多行业、领域,实现高价值的成果共享。为避免重复建设,在推动成果应用过程中需重点关注以下方面:有大部分业务应用开展所需相关数据均以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为基础,三维成果在数据格式、调用机制、平台构架等方面都与GIS体系有所不同,因此要保障三维GIS建设与已有成果的兼容性②加强与城市信息模型(city information modelCIM)建设的数据互换共享。CIM建设分为7级,其中5~7级属于部件级构建,可在1~4级与实景三维中国建设进行成果的整合与共享互用实景三维作为数字孪生的空间底座,在成果应用体系建设中考虑接入物联网等社会服务体系并需关注接口标准化和安全性。


3  关键技术

以继承和创新为理念,坚持贯通与协同原则,开展实景三维地形场景、乡村三维框架模型及城镇实景三维模型构建,实景三维宁夏建设中采用以下关键技术。

1)基于DLG和点云的自动建模技术

针对乡村三维框架模型构建,采取层次四叉树索引算法组织全区海量点云(徐胜攀等,2013,计算四叉树的合理层数控制其深度,提高索引效率。根据DLG房屋边界进行外扩并获取所在范

围内的所有点云,通过点云的高程信息和特征信息智能区分房屋内外点云数据,并分别确定地面点和房屋顶面的建筑物点。通过地面点构建三角网,选择范围内距离最近的两点连线作为起始基线,通过三角网的判别方法找出包含此边所在三角形的另一端点,依次处理所有新生成的边,直至所有的点都参与三角网构建。基于法向量和距离约束的点云分割方法(霍芃芃等,2019,对屋顶平面进行分割处理,确定屋脊线并将顶面点云进行分割。分割后的各个平面分别计算法向量,验核是否符合实际。将矢量模型面根据屋脊线进行切割,根据计算后的平面方程对各个屋顶面进行投影。将矢量模型面下移至地面高程处,获得底面和顶面后,根据对应的位置信息,进行拓扑构面,构建模型侧立面。模型纹理贴图根据房屋属性选择相应的素材库进行贴图。

2)地形场景与单体化模型无缝融合处理技术

针对单体化模型与三维场景融合易存在间隙的问题,利用约束Delaunay不规则三角网Delaunay 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D-TIN实现房屋地基自动化置平。将单体建模采集建筑物边线作为约束三角网的边界,将建模过程中采集的房边界线以矢量格式导出,作为约束三角网的边界添加地面点构成的D-TIN模型中根据地面点高程自动生成房屋地基高,自动计算房屋边界与三角网的交点,作为特征点添加D-TIN模型,并自动更新D-TIN,实现地基的自动置平。通过处理实现了建筑物或构筑物地基面与周围地势相符,实现单体模型与场景无缝融合。

3)复杂异形建筑物精细单体化建模方法

城市中复杂异形建筑物存在大量不规则曲面和浮雕,针对复杂异形建筑物建模,重点地物模型构建的精细度优于0.2 m,且数学精度需优于10 cm单体化构建难度大且精度要求高,传统测绘建模软件难以达到要求的表达度与数学精度。在实景三维宁夏建设中,从模型设计角度出发,图片和点云作为基础数据,采用Revit软件进行建模,点云可以反映异形建筑物的几何细节,实现复杂造型的几何结构建模。但由此生产模型数据存储量较大,一个复杂建筑模型大小近400 MB使用常规三维建模软件贴图较为困难,因此借助3ds Max工具对模型进行节点抽稀和面简化,实现模型数据量压缩至接近初始数据量的十分之一,最通过Revit软件对模型进行贴图,形成复杂异形建筑的单体化建模方法


4  成果应用实践

   实景三维中国总体技术核心厘清实景三维的服务对象与赋能对象构建各种具体的应用场景。怎么用是落脚点,实景三维宁夏在建设中同步开展应用体系的培育,通过实践发现,实景三维成果在经济社会和自然资源管理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如图2所示。按照边建设边应用的方式,在重大项目选址、城市规划设计、文旅产业发展等方面探索了具体应用。

image.png

1)支撑重大项目选址

以实景三维地形场景为基底,叠加宁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第三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及其他各类专题数据,支撑自治区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坝体选址(图3a)),并模拟开展淹没范围、耕地占用、电力线选线等分析,充分发挥实景三维的价值。

光伏发电是国家节能降碳战略的重要部署,为实现生态保护和重点产业协同发展,光伏选址应充分利用沙漠、戈壁、裸地等区域,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光照条件、地质灾害、施工条件等因素。宁夏利用实景三维成果对初步选址的图斑进行分析,科学剔除高山地无法施工、存在洪水和泥石流隐患及坡向向北的区域3b)(c)),并为光伏潜力分析提供三维可视化分析服务。


image.png

2)辅助城市规划设计

城镇实景三维模型可应用于城市规划设计,在实景三维地形场景上叠加单体化模型,对拟开发区域进行建筑物规划设计方案比较,能直观展现建设后状态,还可以进行日照、天际线等分析,科学服务规划设计,如4所示。同时,在土地用地审批等工作中,利用实景三维成果辅助进行合规性审查、未批先建监测等,直观、立体地保障各项业务工作开展。

image.png

3赋能文旅产业发展

为积极响应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战略布局,宁夏充分发挥实景三维成果优势赋能文旅产业发展,建立旅游景区实景三维模型,并将模型与VR/AR等技术融合,提供沉浸式的旅游体验,在虚拟现实中浏览和社交,助力和推动宁夏智慧文旅产业的发展。三维元游宁夏场景示意图如图5所示。

image.png

4)服务工业园区管理

工业园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是土地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利用实景三维模型可以提高评价工作效率和精确度。宁夏在开展工业园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工作中探索使用实景三维模型补充提取建筑物、管道等地理实体的类型、层数、高度、面积等各类信息,获取计算容积率的基础数据,真实还原园区现状节省了外业补充调查工作量,提高利用评价工作效率。工业园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三维模型如图6a)所示。智慧园区建设也可充分利用实景三维成果,在实景三维中接入物联网,不断提升园区的数字化管理水平

image.png

5探索不动产立体化管理

目前不动产管理主要以二维空间数据和平面图为主,并逐步向三维产权体转变(应申等,2023)。实景三维建设可实现不动产立体化管理。宁夏基于实景三维成果探索三维不动产典型应用(图6b)),利用不动产的分层分户数据和相关矢量数据,自动生成逻辑单体,同步挂接权籍属性信息满足不动产立体化管理,实现精准到户,科学排查相关历史遗留问题。


5  思考与建议

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涉及因素复杂技术难度极大,需要不断开展研究试点,进行理论与实践不断迭代升级,根据实景三维宁夏建设经验总结的思考与建议如下所述

1)成果体系构成

地形级实景三维成果的应用服务需求较多,建设周期短、成本低,充分利用已有基础测绘成果依托基础测绘更新和各级卫星中心建设快速实现时序化地形场景构建。根据城市区域三维模型调研需求情况,城市级三维模型(LOD1.3级)通常可满足80%的应用需求可利用立体卫星像对、DLG、点云等快速构建城市级三维模型(LOD1.3级;朱庆等,2022,对于基于倾斜摄影技术的城市级三维模型可稳步推进

2)数据获取方法

对于精细化建模,采用航空器搭载倾斜航摄仪进行数据采集,根据建设粒度的要求选择是否同步采集激光点云地面点云或街景数据。采用传统方式开展倾斜航摄效率高,但受航摄仪曝光间隔限制获取优于3 cm分辨率影像较困难无人机航摄具有机动灵活特点,可采用无人机集群作业方式提升效率对复杂、异形建筑物可采取优视摄影测量(李清泉等,2022、贴近摄影测量等方法。相对航高为一百米几百米,针对超高层建筑物时需注意加密航线,避免楼顶航摄重叠度低造成建模质量问题

3)技术体系建设

立体卫星快速构建白模,需实现基于特征三维点、线、面的半自动化到全自动化的三维模型构建城市级三维模型(LOD1.3级)可充分融合已有DLG点云数据实现高效构建。空三加密采取摄区分区块空三加密、统一融合方式处理,并对原始倾斜航片进行统一匀光匀色解决模型花斑问题。单体化模型需设置统一的模型原点,避免单体化软件内部坐标位数限制导致的精度损失和抖动现象使用唯一标识码对单体化模型进行管理,实现二三维数据的信息共享(李鹏和马建芳,2021;李鹏等,2022。单体化建模要科学设置模型构建粒度,满足应用需求即可,粒度细化可能会造成工作量急剧增加对于点状等地理实体,可利用三维符号模型库批量实现。城市级三维模型成果质检综合考虑几何精度、纹理精度、时间精度等方面因素确定

4)应用服务推广

实景三维成果是数据基础,要充分与时空大数据平台衔接,实现以实景三维为底座的多源数据同步服务。目前三维平台有基于浏览器 –服务器(browser/ serverB/S)、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C/S两种架构,服务模式分为离线和在线两种,海量三维数据的调用对运算渲染能力、数据传输效率要求很高。因此,应结合实际应用服务需求,依据应用的服务对象、应用领域、并发访问量、支撑环境等情况,选择合适的三维平台和服务模式。同时,积极培育应用生态体系,拓展服务领域,深度融入具体业务工作,不断迭代优化提高服务水平。当前物联网高速发展,实景三维建设时要充分考虑融合物联网(姚巍和王谱佐,2023,推动泛在三维建生态环境的建设,大力探索基于手机、摄像头等传感器的三维建模技术体系,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全社会参与三维建模和更新的泛在测绘新时代。


6    

本文对实景三维宁夏建设进行了系统性总结,深入探讨了成果的分类与特点、关键技术及成果应用实践,针对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技术难点和现实挑战,凝练相应的解决思路,并总结建设经验,提出了实景三维建设的相关建议。当前,实景三维中国仍处于建设初期,其建设和应用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宁夏作为较早启动实景三维建设的地区,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的部分经验和方法,均可为实景三维中国建设体系的完善提供有益的参考。

实景三维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学理与实践不断迭代法理同步跟进。期待通过各省、市实景三维建设,促进区域资源整合,持续助力实景三维中国建设体系不断完善,挖掘时空信息赋能潜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资源管理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三维时空基础。


致 谢

感谢自然资源部国土测绘司对实景三维宁夏建设的指导及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在技术体系建设的帮助。


参考文献References

蔡振锋彭斌季霞季鹏. 2021. 地市级实景三维城市建设及应用—— 以实景三维临沂建设为例测绘通报, (11): 115-119, 144 [Cai Z F, Peng B, Ji X, Ji P. 2021.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ity-level real 3D city: A case study of Linyi real 3D city. Bulleti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11): 115-119, 144 (in Chinese)

陈军刘建军田海波. 2022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的基本定位与技术路径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47(10): 1568-1575[Chen J, Liu J J, Tian H B. 2022. Basic directions and technological path for building 3D realistic geospatial scene in China. Geomat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of Wuhan University, 47(10): 1568-1575 (in Chinese)] 

丹妮. 2022. 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技术探索之城市建筑物三维模型重建——访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张永军. 中国测绘, (5):24-27[Dan N. 2022. Technical exploration of real scene 3D China construction of 3D reconstruction of urban buildings: Interview with Zhang Yongjun, Dean of the School of Remote Sensing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Wuhan University. China Surveying and Mapping, (5):24-27 (in Chinese)]

董传胜孙久虎高浠舰李浩薛雨刘长春王翠林. 2024.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实景三维山东构建时空信息学报, 31(6): 745-753[Dong C S, Sun J H, Gao X J, Li H, Xue Y, Liu C C, Wang C L. 2024. Construction of realistic 3D model of Shandong based on multi-source data fusion. Journal of Spatio-temporal Information31(6): 745-753 (in Chinese)]

霍芃芃, 侯妙乐, 杨溯, 侯庆明周庆董友强李爱群. 2019. 机载LiDAR点云建筑物屋顶轮廓线自动提取研究综述地理信息世界, 26(5):1-13[Huo P P, Hou M L, Yang S, Hou Q M, Zhou Q, Dong Y Q, Li A Q. 2019. Automatic extraction of building rooftop outlines using airborne LiDAR: A reviewGeomatics World, 26(5):1-13 (in Chinese)]

雷江涛刘清潘婵玲罗义谈, 陈瑞波. 2021. 矢量切割倾斜摄影三维模型的单体化技术研究测绘科学, 46(7): 84-91[Lei J T, Liu Q, Pan C L, Luo Y T, Chen R B. 2021. Research on the monomer technology of oblique photography three-dimensional model based on vector cutting. Scienc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46(7): 84-91 (in Chinese)]

李德仁. 2019展望5G/6G时代的地球空间信息技术测绘学报, 48(12): 1475-1481[Li D R. 2019. Towards geo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5G/6G era. Acta Geodaetica et Cartographica Sinica, 48(12): 1475-1481 (in Chinese)]

李德仁张洪云金文杰. 2022新基建时代地球空间信息学的使命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47(10): 1515-1522[Li D R, Zhang H Y, Jin W J. 2022. The mission of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 in new infrastructure era. Geomat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of Wuhan University, 47(10): 1515-1522 (in Chinese)]

李鹏马建芳. 2021融合点云及倾斜摄影三维单体化建模技术研究测绘通报,(S1): 29-32[Li P, Ma J F. 2021. Research on 3D monomer modeling technology of integrating point cloud and oblique photography. Bulleti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S1): 29-32 (in Chinese)]

李鹏马建芳张永庭. 2022实景三维技术在市政亮化工程量核算中的应用测绘通报,(S2): 273-276[Li P, Ma J F, Zhang Y T. 2022. Application of 3D real scene technology in municipal lighting engineering quantity accounting. Bulleti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S2): 273-276 (in Chinese)]

李清泉邵成立万剑华王海银姜三于文率. 2022. 优视摄影测量与泛在实景三维数据采集以实景三维青岛为例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47(10): 1587-1597[Li Q Q, Shao C L, Wan J H, Wang H Y, Jiang S, Yu W S. 2022. Optimized views photogrammetry and ubiquitous real 3D data acquisition with the application case in Qingdao. Geomat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of Wuhan University, 47(10): 1587-1597 (in Chinese)]

刘志刚胡忠文黄乐平董轩妍徐月罗新2022. 面向对象的实景三维模型分层解译方法研究地理信息世界29(1): 28-34[Liu Z G, Hu Z W, Huang L P, Dong X Y, Xu Y, Luo X. 2022. Hierarchical object-based classification of 3D textured Meshes. Geomatics World, 29(1): 28-34 (in Chinese)]

单杰李志鑫张文元. 2019. 大规模三维城市建模进展测绘学报, 48(12): 1523-1541[Shan J, Li Z X, Zhang W Y. 2019. Recent progress in large-scale 3D city modelingActa Geodaetica et Cartographica Sinica, 48(12): 1523-1541 (in Chinese)]

肖建华李鹏鹏彭清山李海亭. 2021. 武汉市实景三维城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城市勘测,(1): 8-11[Xiao J H, Li P P, Peng Q S, Li H T. 2021. Practice and think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 scene 3D city in Wuhan. Urban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 Surveying, (1): 8-11 (in Chinese)]

徐红. 2022a. 构建实景三维中国图谱——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军. 中国测绘, (5): 17-20[Xu H.2022a. Building a 3D Real-Scene map of China: Interview with Chen Jun, Academicia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China Surveying and Mapping, (5): 17-20 (in Chinese)]

徐红. 2022b. 以新型基础测绘为支撑走向更广阔的三维世界——访自然资源部国土测绘司司长武文忠. 中国测绘, (5): 9-11[Xu H. 2022b. Supported by new basic surveying and mappingheading towards a broader 3D world: Interview with Wu Wenzhong, Director of the Land and Mapping Department of the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 China Surveying and Mapping, (5): 9-11 (in Chinese)]

徐胜攀刘正军左志权. 2013. 大规模三维点云快速拾取技术研究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34(8): 2764-2768[Xu S P, Liu Z J, Zuo Z Q. 2013. Study on quick picking technology for massive 3D point cloud. 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Design, 34(8): 2764-2768 (in Chinese)]

姚巍王谱佐. 2023. 实景三维技术发展态势—— XXIV ISPRS Congress报告时空信息学报, 30(2): 167-176[Yao W, Wang P Z. 2023. Development trend analysis of real-scene 3D technology: XXIV ISPRS Congress report. Journal of Spatio-temporal Information, 30(2): 167-176 (in Chinese)]

应申王猛詹勇张郁王野李程鹏郭仁忠. 2023. 我国典型城市三维地籍实践时空信息学报, 30(4): 660-666[Ying S, Wang M, Zhan Y, Zhang Y, Wang Y, Li C P, Guo R Z. 2023. 3D cadastral practices in different typical Chinese cities. Journal of Spatio-temporal Information, 30(4): 660-666 (in Chinese)]

朱庆张利国丁雨淋胡翰葛旭明刘铭崴王玮. 2022. 从实景三维建模到数字孪生建模测绘学报, 51(6): 1040-1049[Zhu Q, Zhang L G, Ding Y L, Hu H, Ge X M, Liu M W, Wang W. 2022. From real 3D modeling to digital twin modeling. Acta Geodaetica et Cartographica Sinica, 51(6): 1040-1049 (in Chinese)]


↓ 了解更多产业要闻↓↓

请将我设为星标

来源: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在“阅读原文”增加本文链接


编辑:黄丽梅、李   娟
审核:余   青
>>协会通知


>>近期要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征稿启事
        图片

        企业家风采民企之光创新之声精品成果秀会员喜讯”“新品发布汇”“产学研合作”“国际市场”“专精特新科普等主题宣传(专栏)长期征稿,欢迎投稿!


        联系人:李娟 13370105015(微信)

        邮箱:xc@cagis.org.cn

        图片
        图片

        欢迎关注、分享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