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景三维绘就琼中乡村振兴数字蓝图 | 实景三维 科技赋能
日前,由海南测绘地理信息局组织实施的实景三维·琼中信息平台建设项目顺利通过验收。该项目作为实景三维海南城市级应用案例,以实景三维技术为核心,构建起覆盖琼中全域的自然资源管理“一张图”和数字化治理平台,为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管理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琼中经验”。琼中县地处海南岛中部,是自然资源部定点帮扶县。受制于基础时空数据更新频率慢、信息化建设滞后等因素,琼中县面临基层治理数据碎片化、决策缺支撑等瓶颈,难以满足精细化管理需求。近年来,海南测绘地理信息局积极履行自然资源部派出机构职责,深入贯彻《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支持定点帮扶县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意见的函》精神,将实景三维·琼中信息平台纳入实景三维海南建设整体框架,统筹省级基础测绘经费与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专项补助资金,分两期推进平台建设,旨在通过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赋能,破解基层自然资源数字化管理“最后一公里”难题。项目立足“数据赋能、技术驱动”,以构建“实景三维数据底座+业务应用体系”为目标,致力于打造集自然资源全要素管理、乡村振兴可视化决策、应急测绘保障于一体的智慧化平台,为琼中县高质量发展筑牢数字基底。据了解,该项目紧扣数据整合、平台研发、应用落地三大核心,形成空天地一体、二维三维融合的立体化建设格局。一是多源数据汇聚成势。项目一期完成25平方千米无人机倾斜摄影(3厘米分辨率)、74.62平方千米1:2000数字线划图整合,构建了主城区及重点乡镇高精度三维模型;二期新增红色旅游景点、产业基地等精细三维模型(3厘米分辨率)及131个点位720全景数据,整合国土空间规划、农村宅基地、地质灾害点等60余项专题数据,形成覆盖全域的实景三维“数字孪生”底座。二是平台功能迭代升级。基于SuperMapSOA架构开发核心平台,项目实现三维场景浏览、空间分析(淹没分析、可视域分析)、数据资源目录管理等基础功能;创新研发“土地收储分析”“项目选址一键查询”等智能工具,大幅提升政府相关辅助决策效能。三是安全与质量双轮驱动。项目采用全自主化国产技术体系(人大金仓数据库、超图GIS平台),严格落实数据涉密处理与用户权限分级控制,确保平台安全可控;建立科学的质量控制体系和措施,加强技术培训、抓好过程控制,认真实施“两级检查、一级验收”质量检验制度,保障数据精度与成果质量。平台自运行以来,已在自然资源管理、产业融合、基层治理等领域释放价值。——管理效能实现跃升。支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宅基地确权登记、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等核心业务,项目选址审批周期缩短30%,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效率提升50%,推动自然资源管理从经验决策向数据决策转型。——产业融合成果丰硕。在文旅领域,通过720全景与三维模型展示什寒村黎苗风情、白沙起义纪念园等特色资源,助力红色旅游宣传,试点区域游客量增长25%;在农业领域,基于地形地貌与作物长势分析,指导精准灌溉施肥,试点农田单产提升15%,为智慧农业提供科技支撑。——治理模式创新突破。“实景三维一张图—番响村”系统集成村庄规划、产业布局、人口信息等数据,实现乡村事务可视化管理和乡村治理“一图统管”,基层矛盾调解效率提升40%,成为全省数字乡村治理标杆。海南测绘地理信息局将根据琼中县社会经济发展新需求和实景三维技术发展新趋势,持续推进平台后续建设。首先,完善数据更新机制。建立省—县—乡三级联动的常态化更新体系,实现卫星影像、规划数据季度更新,确保平台数据现势性与准确性,打造“活起来”的数字底座。其次,拓展跨行业应用场景。聚焦低空经济、生态环境监测、基础设施规划等领域,开发无人机巡检、污染扩散模拟等功能,推动平台从自然资源管理向全域社会治理延伸,构建“实景三维+”应用生态。最后,强化技术赋能与培训。组织基层干部开展三维数据应用培训,培育本土化运维团队,确保平台建得好、用得活、管得住,让科技红利切实惠及基层一线。实景三维·琼中信息平台的建成,是新时期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服务民族地区发展的生动实践。随着平台应用的持续深化,这幅“三维数字画卷”将在智慧琼中建设中展现更多可能,为全国民族地区探索“数字赋能乡村振兴”提供可借鉴的自然资源解决方案。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