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科普丨为何要建水利遥感卫星应用星座?
最新动态
科普丨为何要建水利遥感卫星应用星座?
2025-05-218

为何要建水利遥感卫星应用星座?

5月15日

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国英

主持召开专题会议

研究水利遥感卫星应用星座建设

提出要加快建设具备广覆盖、大空间、

高频率、连续性、精准化数据采集功能的

水利遥感卫星应用星座

你知道水利遥感卫星应用星座是什么吗?

建成后有什么用?

一起看看吧



什么是水利遥感卫星应用星座?



卫星星座

是按照一定规则构成、

协同完成特定功能的卫星集合

由于地球近似为球形

单靠一颗卫星难以实现

不间断监测感知目的

因此需要构建卫星星座
以其较强的覆盖能力满足
全覆盖、全天时、全天候的观测能力



水利遥感卫星应用星座

则是指以水利业务需求和应用为驱动

通过对多来源卫星、多类传感器、

多级轨道高度、多时空分辨率组合的

遥感卫星进行有机组织调度

实现对单(多)目标或区域

进行一次或连续观测

融合海量遥感数据快速处理、

水利对象智能提取、

地表参量高精度反演等技术

加工生产形成系列专题产品和服务能力的

一体化集成设施和服务体系


简而言之

其是专为水利工作打造的一支“卫星团队”

通过多颗卫星和技术手段的联动

可快速产出水利所需的监测数据和服务



为什么要建设

水利遥感卫星应用星座?



近年来

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不断突破
和商业模式的多样化
中国的卫星星座建设正迎来爆发式发展
多领域星座正不断补强
我国“空天信息”监测能力

 尽管现有遥感卫星
在部分水利业务领域应用取得较好成效
但水利涉及广泛而复杂的自然与社会系统
现有公益性卫星
大多针对通用性遥感观测任务
很难全面满足水利业务
所需参数的波段、频次等专有需求

“水利一号”遥感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为解决上述问题

深入推进遥感卫星在水利业务中的应用

构建水利遥感卫星应用星座迫在眉睫

2024年7月

水利部出台

《数字孪生水利“天空地水工”一体化

监测感知夯基提能行动方案

(2024—2026年)》中

已明确提出

要加快构建“水利遥感卫星应用星座”



水利遥感卫星应用星座怎么建?



加快构建水利遥感卫星应用星座

需从全局的角度

统筹算据、算法、算力

统筹规划、建设、运行

总体按照

“需求牵引、应用至上

对接卫星、找准缺位

编制规划、体系建设

制定标准、规范推进

善用会用、提升能力”

的要求来推进建设


具体而言

一要全面梳理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

保障我国水安全对遥感卫星的应用需求

二要科学谋划水利遥感卫星应用星座的

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

三要建立卫星遥感信息接收、归集、解译、

处理、输出与使用交互机制

完善全过程全链条各环节标准体系

全面提升水利治理管理能力和水平



水利遥感卫星应用星座

建成后有什么用?



水利遥感卫星应用星座卫星资源

主要由国家公益类卫星、应急监测卫星、 

商业遥感卫星和水利专业卫星

四部分组成



其中

水利专业卫星至关重要

它的存在可填补国产卫星

在水位、流速、流量、地下水储量 

变化等要素监测空白


增强东西向河流监测能力

重点流域覆盖能力可显著提升

提升全天候全天时观测能力

重点区域观测

可由1天1次提升至1天3~4次

提升精细化监测能力

由2米提升至亚米级

提升流域下垫面立体观测能力

高程精度由米级提升至亚米级



水利遥感卫星应用星座卫星

建设成功后

将有效提升不同区域、不同分辨率、

不同覆盖频次的观测能力

具备全国逐日观测

重大事件重点区域小时级观测能力

实现对流域下垫面、江河湖泊、水利工程等

水利对象多要素的监测感知

和治理管理过程跟踪、监测、评估、预警

服务“2+N”水利业务应用

推动水利遥感监测

由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事中管控转变



水利遥感卫星应用星座的构建

对于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

保障我国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让我们共同关注星座的建设进展







↓ 了解更多产业要闻↓↓

请将我设为星标

来源:中国水事公众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编辑:李   娟
审核:余   青

>>协会近期直播

>>协会通知


>>近期要闻

      征稿启事

      企业家风采民企之光创新之声精品成果秀会员喜讯”“新品发布汇”“产学研合作”“国际市场”“专精特新科普等主题宣传(专栏)长期征稿,欢迎投稿!


      联系人:李娟 13370105015(微信)

      邮箱:xc@cagis.org.cn

      地理信息技术大有可为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