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金双根:用低空资源为应急赋能
“一网四层”打通堵点
多方发力夯实基础
金双根认为,构建低空应急体系已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其中,西安交通大学研发的氢燃料电池无人机动力系统,具备长续航和轻质化特点,使无人机在极端环境下作业能力大大增强;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结合水下地形数据,实现在复杂地形中的高效监测,为开展洪水风险评估、启动应急响应提供支撑。
在实践经验方面,金双根表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试点在长江流域部署“水陆空黑科技”应急通信保障体系。该保障体系利用5G-A通感一体基站和无人机技术,实现对水域环境实时监测、应急响应。广东深圳借助低空经济试点项目,优化无人机物流、应急救援空域管理流程,为低空应急体系安全高效运行作出示范。
“低空应急体系不仅要建好,还要运行好。”金双根说,一些地区、企业已经做了探索。例如,河北雄安新区“动态空域网格”系统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多部门航路协同;广州一家公司搭建“天腾”低空飞行管理服务平台,实现空域数字化和智能化管理,为应急无人机的飞行安全和效率提供了保障;中国消防救援学院与相关无人机企业共同打造的实训基地,开发多个灾害场景仿真系统……
安全防控技术取得突破,四川成都一家企业发明基于融合侦测感知和导航诱骗的无人机防御系统及方法,进一步解决对入侵无人机接管和引导问题。
“低空应急体系的构建仍需要多方协同发力,从技术、制度、市场等方面,为低空应急体系建设和运行铺平道路。”金双根说,技术端应聚焦7级风况作业能力突破,重点研发高密度电池与智能避障算法;制度端需加快出台空域使用细则,建立应急飞行“绿色通道”;市场端通过推广“共享铁塔”模式,推动基础设施复合利用。“各方应围绕低空应急这条主线,集成各类要素,尽快建成规模大、响应快的低空应急网络,实现从被动救灾向主动防灾的历史性跨越。”他建议。
↓↓ 了解更多产业要闻 ↓↓
请将我设为星标★
转自:应急管理部公众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协会通知
“企业家风采”“民企之光”“创新之声”“会员喜讯”“新品发布汇”“产学研合作”“国际市场”“专精特新”“科普”等主题宣传(专栏)长期征稿,欢迎投稿!
联系人:李娟 13370105015(微信)
邮箱:xc@cagis.org.cn
地理信息技术大有可为